镇静剂类药中毒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你知道吗吃错药的后果会比酒驾更严重
TUhjnbcbe - 2021/5/1 18:48:00

(预计耗时:85.6s)

注意:最底部已增加评论功能

“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这句话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因为酒精会麻痹神经系统严重影响驾驶员的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但也许你不知道的是,如果你“吃错药”也同样会产生类似酒驾的严重后果。

驾车前服药时,需详读药品说明书

所谓“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行为。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祸患。一份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服用扑尔敏等抗组胺药(感冒常用药)的事故率,达72%;而服用抗抑郁和镇静剂的人,事故率达97%。

临床上服用后会影响驾车的药物多达十几类,多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如常用感冒药中多含有抗组胺成分,能对中枢神经产生抑制作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驾驶人的驾车安全。

药物都具有确定的剂量和用药的对象,从药理学角度看某些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强度超过了酒精,甚至一些中药乃至保健品也可能影响到交通安全。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群中,有两成是因为“药驾”造成的。

哪些常用药有“药驾”效应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了7大类服用服用后应禁止驾车的药品,这7大类药品包括: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或变态反应的药物、止痛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以及抗高血压药物和降血糖药物等。

我们该如何避免“药驾”

截止目前,我国还没有对药品“驾驶等级”作出明确规定。眼下,首要任务是要求临床药师应加强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患者安全用药,防范“药驾”。而我们也应该在自己的日常用药中多个心眼,防患于未然。

在医院就诊或到药店购买药物时,最好提前向医生说明自己是司机或者长时间从事驾驶工作,这样医生会根据病情更换不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

另外,在药品说明书上,“药品禁忌”和“注意事项”一栏中,也有明确的说明。比如一些治疗鼻炎的药品的“注意事项”中,明确说明“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器及高空作业等”,因此我们在服用药品时,需要多加留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知道吗吃错药的后果会比酒驾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