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往昔,一站又一站的路途。擦身而过的旅客,行色匆匆不知所往,也有些人,陪你走过一段路。你们记得最幼稚的彼此,在宿命的洪流中,忽而交错忽而相离。
你是否会想起一个名字,提到他就好像提到自己。最后一次见面是何年何月?自那开始,各自的背影定格成永恒。
张国荣的车里,放着一张碟片——《今宵多珍重》,那是陈百强的歌。
“愁看残红乱舞,忆花底初度逢。难尽垂头泪涌,此际幸月朦胧。愁绪如何自控,悲哀都一样,同情意如能互通,相分不必相送……”
只想一气呵成地把他们的故事讲述完整。
1
年,张国荣在丽的电视台做节目的时期,和好友去一家餐厅吃饭。正兴起的时候,一个浓眉大眼的俊朗男子走了过来。
“有人说我和你长得很像呢!”那人说。
张国荣怔了一下:“你是谁啊!”
“我叫Danny!”
张国荣和陈百强就这么认识了。
陈百强比张国荣小两岁,生日只差几天,都是处女座。如果说样子相像,那未免有些牵强,但脾性上倒是有相似之处,比如一样的自恋、挑剔、追求完美。两个人都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品味不俗,面对世界都热烈敏感。不同的是,张国荣更加外向,年轻气盛、神采飞扬,而陈百强更加内敛沉郁,给人感觉很安静。
此后,两个人有过同台演出的机会,那时张国荣只觉得他是个阔少,皮箱、手表、项链都是很名贵的样子。陈百强会把自己的新歌拿出来给张国荣听,在赶赴澳门演出的船上。
“这是你唱的?”张国荣问。
“嗯!”陈百强的微笑很腼腆。
耳机里的歌,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眼泪为你流》。
陈百强比张国荣出道稍稍晚一些,但是很早就接触音乐了。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热衷参加学校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还会弹奏电子琴和钢琴。跟张国荣相同的是,他也喜欢演唱英文歌曲,而且都是“海归”。只不过,陈百强在国外正儿八经地学音乐,算是“科班出身”。
那次在澳门演出,压阵的大牌还有叶丽仪等歌手。因为拿过奖,倒也有几个记者把话筒朝向张国荣,没有人理会陈百强。
“这位就是陈百强啦!不如你们也访问一下他吧!”张国荣对记者说。
两个各自失意的年轻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也会一起出去逛街。在没有高下之分、利害冲突的光景里,他们相处得很愉快,许多地方都聊得来。
这是事业起步时期邂逅的一段难能可贵的友情,也是人过中年之后无法再遇到的情分。
2
年,陈百强签约百代唱片,继而推出首张个人专辑《FirstLove》。这张专辑收录了陈百强的许多原创歌曲,其中一首就是《眼泪为你流》。这首歌为他摘得了当年的“十大中文金曲”奖,正式奠定了他在流行乐坛的地位。上文提到,第二年他和张国荣一起主演了青春电影《喝彩》。凭借超强的人气,陈百强饰演男一号。
电影上映后,陈百强以正面的形象收获粉丝的赞誉,趁势推出的专辑《喝彩》达到了白金销量。而张国荣只能在陈百强的背后默默隐忍做反面配角。
之后,势头正劲的陈百强转投华纳公司,又在大会堂音乐厅举办了个人首场音乐会,新专辑同名主打歌《有了你》入选“港台十大中文金曲”。可张国荣已经没有机会发第三张唱片。两个人的差距日渐悬殊。
陈百强是个才华横溢的好歌手,这毋庸置疑,但从表演天分上来看,他远远不及张国荣。影片里的他内向、拘谨,难以做到收放自如,甚至有点蹑手蹑脚。倒是张国荣更敢于表现,也获得制片方更多的赏识。
到拍摄《失业生》之时,两人已经心生嫌隙。在拍摄之前,陈百强就提出要求,不想跟张国荣再有合作。而那个时候,两个人都已经签约了同一个经纪人,同台演出的机会是躲不开的。
“三剑客”之一的钟保罗在拍电视剧的时候不幸撞上了脚,张医院。经纪人想趁此举办友情筹款演唱会,集钱来为钟保罗治疗。这次演唱会,张国荣是第一个献唱的歌手,陈百强压轴。演出的氛围非常尴尬,张国荣冲动之下对记者宣布:“今后不会再有和陈百强在电影或音乐上的合作。”
许多事是难以预料的,不是你说不合作就不会合作的。年,《喝彩》的幕后主创高志森导演的电影《圣诞快乐》上映。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不是众星云集的噱头,而是张国荣和陈百强如何应付对手戏。
有传当时导演找到张国荣和陈百强共同出演,他们都提出了同一个要求:“不能一起拍。”
电影的大结局是合家欢,可画面却十分诡异:陈百强和大家对着相机拍合影,张国荣醉倒在相机后面,这样就避免了同时出现。据说,这段短短的结局拍摄了两天,分两次拍摄。
张国荣和陈百强闹掰了!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自此,两人的交集就屈指可数,私下关系究竟如何,只能任凭猜测了。
脾性相似、怒己不争。娱乐圈的风起云涌,你越认真,就伤得越深。
两个人具体因为什么事件彻底搞僵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的爆发点是他们一起去迪厅玩的那次,一众朋友大赞陈百强皮肤好,问他有没有化妆。陈百强骄傲地回答:“当然没有,我不化妆的。”旁边的张国荣立刻用手指在他脸上划了一下,往餐布上一蹭,立马现出一条粉痕。
“还说没化妆!”张国荣得意地看着陈百强。
陈百强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只知丢了脸面下不来台,再加上彼此积怨已久,关系自然就疏离了。
因为少不更事,他们这恩恩怨怨貌似是小题大做了。
仔细想来,从伙伴变成竞争者,的确有许多难言之痛。张国荣一直被拿来跟旁人比较,包括日后的谭咏麟。
3
陈百强的灿烂星途并没有一直延续下去,几年过后,他的人气现出颓势。此消彼长,张国荣占据了上风。
年,张国荣和陈百强再一次同台出现,合唱《喝彩》。舞台上的陈百强极不自在,他连连说道:“我都已经好久没有唱这歌了!”间奏过后,在张国荣的引领下,陈百强才开口高歌。
年,张国荣在欧洲巡演,据说陈百强自掏腰包去给张国荣捧场,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随着年纪增长,许多事自然就放下了、想开了。有传张国荣在89年退出歌坛之后,每个圣诞节都会和陈百强小聚,只是没有合影留念罢了。
“他爱钻牛角尖,这不好。”——这是张国荣评价陈百强的话。
陈百强跟圈中人甚少来往,星光没落之后,他更加的孤独,直到闹了“情绪病”。
在拍摄《八喜临门》的时候,陈百强经常躲在家里不愿见人:“我不行了!我的精神很难集中!”看着他日渐消瘦,谁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一直都是个“不大开心的孩子”,生父都说,他向来情绪化、难以捉摸,甚至搬家改电话,销声匿迹。
陈百强的住地几乎是一片黑色,拖鞋、卓柜、床单都是清一色的黑,简直叫人窒息。他开始用吃喝玩乐麻痹自己,工作通告能不接就不接,即便接了也总是迟到。每个夜晚,他都会去酒吧消遣,靠药物麻痹自己。他终究是个秉性单纯的人,没有力量招架自己的脆弱,面对载沉载浮的娱乐圈,更是无计可施。
在朋友的劝说下,陈百强终于尝试“自救”,80年代末期,他又频频亮相在媒体中,凭借电影《秋天的童话》挽回了人气,继而推出新歌重新斩获乐坛大奖,名声仅次于谭咏麟和张国荣。他开始接触佛教,把家里的陈设换成圣洁的白,以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
这短暂的阳光瞬息消逝,驱之不散的抑郁一直困扰着他,不过多久,就越发严重了。
年,陈百强推出了人生最后两张专辑,《只因爱你》、《91陈百强紫色个体演唱会》,随后宣布暂别乐坛。
陈百强说,自己对十多年的娱乐圈生涯感到足够,希望能在退休后好好享受人生,并打算于年举行告别演唱会。
年初,陈百强兑现承诺,连续举行了三场“告别上海演唱会”,正式宣布在年底告别乐坛。之后的日子,他重新回到自己的房间,跟阴郁为伴。
4
“如果我死了,你会送我什么花?”陈百强在电话里问好友查小欣。
查小欣不知如何作答,正要开口,陈百强在那头笑着说:“送我一车白玫瑰吧,我喜欢白玫瑰。”
年5月,陈百医院救治,疑因饮酒并服食过量镇静剂。十几个月,他一直昏迷不醒。
闻得噩耗的时候,张国荣正在北京拍摄《霸王别姬》,因为本医院,他没能第一时间回香港看望他。媒体大肆报道,说梅艳芳、医院,唯缺张国荣。这让张国荣有些恼火:“人言可畏,为什么总要揣度别人的心事?”
几个月过后,张国荣低调地探望了陈百强,没有告知记者,也不允许拍照。
据查小欣回忆说,当时天气已经微凉,天色昏暗,她医院的路上聊着近况。查小欣指了指手中的花说:“知道你肯定没买花,我帮你买好了。”
直到走进电梯,两个人都没有言语,到了病房,看护员对张国荣说:“多谢你送的花。”查小欣这才知道自己猜错了——张国荣想得很周到。经过多年的沉淀,他变得更加含蓄了。
张国荣面无表情,凝望着昏迷中的陈百强,静静地走过去,把脸凑得很近,端详着他。
“他有知觉吗?”张国荣问护工。护工摇摇头:“很难说。”
张国荣转头对查小欣说:“我叫他,你看他有没有反应。”接着,他伏在陈百强耳边呼唤着:“Danny!Danny!醒醒啊!我是Leslia啊!”
心跳显示没有变化,张国荣有些失落。
之前有媒体报道,说陈百强手脚萎缩,但眼前的他皮光柔滑,似乎还丰满了一点。
“该减肥啦!”张国荣说笑着,尽量让气氛轻松一点。“他会不会变得很胖呢?”
“不会,他所吃的食物,全经由营养师计算卡路里,控制着他的体重,不致太肥。”
过了不一会儿,张国荣离开了病房。
走进电梯,他半晌没吭声,手指一直不安地搓动着。
“我好难过!他为什么要糟蹋自己呢?自己不爱自己,谁还能爱自己?我常常劝他要开心,可他就是想不开……”张国荣的情绪有些激动,说完这番话又恢复了沉默。
头顶天色阴霾,张国荣仰望着,长叹一声:“太阳快点出来吧,这样的天气,好闷。”
“你想哭吗?”查小欣问。
张国荣摇摇头:“这么多年了,生死离别见过许多,就是觉得好难过。”
墨镜下,他已经双眼透红。
可曾记得当时一起拍《喝彩》的日子?现在,“三剑客”只剩下张国荣一个人——年,钟保罗因为负债累累而走上绝路,从高楼一跃而下。
《喝彩》是我不忍心重温的片子,当年那三个孩子都已经相继离世,青春的光影被永远封存。
如果生活如电影般美好,那该多好。
5
张国荣去世之后,亦有无数人追问:为什么要糟蹋自己呢?自己不爱自己,还有谁来爱?
我相信,张国荣在被抑郁症困扰的艰难日子里,懂得了陈百强。这是他们最后一次默契,只是岁月蹉跎、相隔甚远。
恩恩怨怨已成往事,他们就是彼此灵*的影子,同时起跑、你追我赶,用短促的生命演绎华美与颓废,如两生花一般。
在他们的记忆深处,彼此应是最年轻时的样子,还是那个倔强孤傲、不谙世事的翩翩美少年。
“你是谁啊!”
“我叫Danny!”
彼此一笑泯恩仇,天堂多珍重。
选自关熙潮《不如我们从头来过:张国荣传》。
想免费得到这本书吗?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