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导读:为了防止动物因病死亡,我国每年使用两三千种兽药喂养动物。以抗生素为例,我国每年生产的一半抗生素喂养了动物。不合格、假冒伪劣的兽药,再加上滥用兽药和偷用违禁兽药等情况,造成肉类兽药残留的况比较普遍。
1、我国使用两三千种兽药前不久,我到浙江出差,参观一家肉粽子工厂时,我问厂方人员:“你们的粽子能够出口欧洲吗?”她告诉我:“欧洲的国家听说我们的粽子包着猪肉,就不进口我们的粽子。”我又问她:“美国呢?”她说:“美国也不进口。”我接着问:“日本呢?”她回答“日本只进口包着鸡肉的粽子。”我问她什么原因时,她告诉我:“欧洲和美国认为我国的猪肉不合格,因此,猪肉粽子就不可能打入这些国家。”为什么我国老百姓大量消费的猪肉,这么难以出口呢?难道质量就这么不过关吗?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说,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兽药生产企业家,产品涉及29个剂型,近多个品种。从学者的文章和官员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我国每年使用的兽药达~个品种。我国使用的渔药,也远多于美国、欧盟。美国允许使用的渔用药物有6种,欧盟允许使用的渔药有19种,日本允许使用的渔药有53种,而我国允许使用的渔药竟达到种!为了加速动物的成长,就给动物吃添加多种化学物质的饲料;为了提高动物生育率,就注射各种性激素;为了避免动物生病,就注射各种抗生素、镇静剂、预防针等化学物品;为了避免发生各种应激反应而死亡,就喂动物各种镇静剂以稳定动物的情绪。归功于兽药的“贡献”,养殖场可以45天出栏肉鸡、直线育肥猪、快速育肥改良牛。然而,当人们大快朵颐的时候,何曾想到这么多的兽药对自己的健康及子孙后代意味着什么吗?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年,匈牙利西南部仅有人的林雅村,在生下的15名活婴中,竟有11名为先天性畸形,占73.3%,其主要原因就是孕妇在妊娠期吃了经敌百虫处理过的鱼。兽药残留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兽药残留成为影响中国肉类出口的突出因素。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肉类生产国,肉类低廉的价格并未给我国肉类食品带来国际竞争力,我国的肉类出口量只占生产量的1%左右。即使在疯牛病猖獗的时候,我国的牛肉也没有增加多少出口量。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肉类食品的安全性没有过关。近年来,因疾病或兽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超标而被进口国拒绝、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事件时有发生。我想强调的一点就是:这些向国外出口鱼类、肉类产品的公司,都会按照进口国的标准进行生产,这些企业的技术水平、员工素质、设备质量都要比一般企业高很多,还时不时会出现一些问题。老百姓是不太可能吃到出口企业生产的产品的。那么,那些技术、人员、设备都不如这些出口企业的个体养殖户或者养殖厂,生产出的鱼类、肉类,情况会好吗?2、约20%的兽药不合格现在一些兽药厂家生产兽药就像“大跃进”放“卫星”,名字一个比一个响亮,成分一个比一个复杂,适应症范围一个比一个宽,都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差不多的成分,换个名字就成了新产品。一个新病发现不到一个月,兽药厂就生产出了针对这种病的特效药。依笔者看,不论哪种“神药”,都存在几个共同的问题:一是急功近利,滥加地塞米松、安乃近等免疫抑制药。临床应用时,打一两针有效,甚至退烧、消炎效果还很好,碰上普通感冒发烧也就过去了,要是碰上严重感染就不行了,越打病越重,越打病猪死得越快;二是含量不足。说明书标示的抗微生物药物多达数种,而实际每种成分都不够剂量,完全依靠地塞米松和安乃近等药物的强大抗炎退热功能来掩盖主药成分的不足;三是故弄玄虚。一些厂家把数种或十数种药物简单累加在一起,取个新名字,把功能说得神乎其神。其实这些药除了让临床兽医和养殖户越来越看不懂之外,毫无新意。这番一针见血的话是一位兽药领域的专家指出的!农业部近年来的兽药质量抽检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位专家的评价。3、假冒伪劣兽药屡禁不止就像其他商品有假冒伪劣的情况一样,兽药同样有假冒伪劣产品。我们经常可以从报纸杂志看到我国的各级行*部门查处、销毁假冒伪劣兽药的报道。农业部连年的抽查,也发现假冒伪劣兽药屡禁不止。如:年第3期兽药质量监督抽检情况;农业部抽查兽药,发现兽药市场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非法生产问题突出。年第二季度监督抽检中发现假兽药2批,不符合兽药追溯监管要求的兽药产品4批。二是涉嫌假冒产品明显增多,年第二季度完成化学药品等兽药产品省级监督抽检批,不合格37批。三是蓄意造假售假问题严重,表现在含量严重不足,经营和使用环节合格率远低于生产环节。看完后请您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免责声明:本文源自网络,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我们深表感谢!如有侵权,敬请告知,我们会尽快删除并致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