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这朗朗上口的词条,已成为人们喝酒的常识。双硫仑样反应也走进大家的视野。然而,现实生活中因服药期间饮酒产医院抢救的事件仍屡见不鲜。一些人在服药后一边调侃着“头孢配酒,说走就走”,一边把酒精送入口中。
“没事,咱们喝的葡萄酒,不会有事”“你吃的又不是头孢,喝点没事”“不用怕,少喝点,没事的”身边朋友的劝酒让人蠢蠢欲动。推杯换盏之间,生命危机悄然而至。
医院药师温馨提示您:酒精是药品的催化剂,二者相遇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合成有*有害物质,轻则降低药效,重则死亡。
严格意义上,只要是吃了药,就不再适宜饮酒了。不管是红酒、啤酒还是白酒。服药后,在停药三天内都是不适宜饮酒的。其中,有几大类药物对酒精的反应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哪几类药物不能与酒同服?
医院药师为您解答
①抗菌类药物:服用过头孢类的药物再喝酒,就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眼结膜充血、视觉模糊、头颈部血管剧烈搏动或搏动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口干、胸痛、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惊厥甚至死亡。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酒在人体内,通过肝脏内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再通过乙醛脱氢酶转化为乙酸。
乙醛有*性,在体内蓄积会使人脸红,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甚至恶心等醉酒症状。头孢类药物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产生“双硫仑”反应,使乙醛不能转化为乙酸,这样少量的乙醇也能导致乙醛在人体内大量蓄积的中*反应诱发急性肝损害,心肌梗塞,急性心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引起双硫仑样反应的抗菌药物:1.头孢菌素类药物中的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先锋Ⅴ号)、头孢拉啶(先锋Ⅵ号)、头孢美唑、头孢美唑、头孢米诺、拉氧头孢、头孢甲肟、头孢孟多、头孢氨苄(先锋Ⅳ号)、头孢克洛等。(其中以头孢哌酮致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最敏感。)2.硝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灭滴灵)、替硝唑、奥硝唑、塞克硝唑。3.其他抗菌药如呋喃唑酮(痢特灵)、氯霉素、酮康唑、灰*霉素、磺胺类(磺胺甲恶唑)等。
②镇静催眠类药物:安眠药本身具有一定呼吸抑制,减慢心跳的作用。在乙醇的作用下,人体加速吸收药物,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药物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且酒精进入人体可导致呼吸及循环中枢收到抑制,双重作用的叠加之下可使患者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③降压药:卡托普利,硝苯地平,硝酸甘油,等降压药,可使人体外周血管扩张,容易引发低血压休克,严重时危及生命。且服用此类药物后喝葡萄酒更危险。因为葡萄酒含有酪胺,服下此类药后,人体无法成功破坏酪胺。酪胺大量积蓄,会对人体造成重大伤害,导致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甚至脑溢血。
④降糖药:酒精有促进胰岛素分泌的作用,还能增强降糖药的药效。吃着降糖药喝酒,双管齐下,血糖一下子跌停了,严重时可能出现低血糖休克。而且服用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喝酒,也可能引起致命的双硫仑样反应。
⑤非甾体抗炎药:该类药本身有刺激胃肠道粘膜的不良反应,服药期间加上饮酒的双重刺激,胃粘膜可能受到损害,引起胃痛,恶心等症状,甚至消化道出血。
⑥感冒药:感冒药里的对乙酰氨基酚,在人体内产生*性代谢物质,需与肝脏内的还原型谷胱甘肽结合,才能降低*性,排出体外。但是,喝酒之后,酒精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也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谷胱甘肽。这就导致了对乙酰氨基酚的产物无法解*,而在体内大量蓄积,增加肝损伤的风险。
⑦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和饮酒都会延缓中枢神经系统的运行节奏,影响到大脑的功能和思维能力,削弱警觉性。两者结合在一起会让人感到困倦,降低人们的判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时间,甚至还会导致抑郁症的症状恶化。
服药之后多久能喝酒:服药期间不能喝酒。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建议在停药七天后可以饮酒。其他药物一般在停药后三天可以饮酒。
生活是美好的,我们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千万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开玩笑,不要和自己下这样的生命*注
如果您有其他问题可现场或电话咨询药师医院临床药学室-参考文献:
[1]林志强,陈婷婷,傅新阳.头孢菌素所致双硫仑样反应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32(05):83-85.
[2]敖格日乐图,肖志彬.药物与酒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8(09):+.
[3]刘涛.酒后多久应用头孢菌素可避免双硫仑样反应?[J].医学争鸣,,10(04):37-39.
扫描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