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知
镇静剂变身抗癌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沙利度胺这种药物曾因会导致严重的新生儿畸形而被迫退出市场。
而现在,他作为一种抗癌药物重获新生。研究证明,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骼瘤(一种血液性癌症)特别有效。可以在癌症发病早期,即癌细胞还在骨髓中时阻止癌症转移。
沙利度胺以及其他有类似作用的药物,是通过清除导致疾病的蛋白,而对多种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登记并产生疗效的。
科学新知
夜班影响身体健康
全世界约有20%的劳动者需要上夜班。近期有一项研究发现:颠倒的作息时间仅几天就会影响人体血液中的至少多种蛋白质,扰乱它们的正常水平和功能。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人体颠倒作息后,血液中多达中蛋白质的正常水平被打乱,其中包括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刺激肝脏分解糖元,提高血糖水平。
颠倒作息时间后,自愿者的胰高血糖素在夜间升高,并且往往比白天的正常水平还高,这就是为什么夜班工作者的糖尿病发病率更高。
科学新知
气温升高或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是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的。
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局部地区气温上升和人口密度变大与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有关。研究人员统计了美国41个洲、家医院或科研机构的细菌耐药性数据,抗生素使用的增多的确与细菌耐药性增加有关。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发现局地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与细菌抗药性增加有很强的关联。当地区最低平均气温上升10℃时,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增加了4.2%,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增加了2.2%。
内容摘自《环球科学》
文稿编辑:刘怡
图片编辑:刘怡
责任编辑:尹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