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失眠的方法包括药物、推拿、针灸等,而推拿和针灸与穴位又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就穴位按摩法治疗和单味中药失眠进行简单的介绍。
1、耳后的完骨穴
神经兴奋无法入眠时,刺激穴道相当有效。特别是压位于头后侧的完骨穴,可调整自律神经,具有诱睡之效。
触摸耳垂后方,有一突出的小骨——乳突,从乳突下端沿后缘往上触摸,可摸到一浅洼,一压,会有震动之感的地方就是完骨穴。用两手的大拇指仔细揉压左右两边的完骨穴,不知不觉间,就会想睡。
2、脚底的失眠穴
脚底下有一个称为“失眠穴”的特效穴道。此穴即为“取回失去的睡眠”之意,所以,无法入眠时刺激它,非常有效。
失眠穴在脚后跟的中央,此穴可以拳头捶击刺激,轻轻的来回多捶几下。此穴又称为百敲穴。因为在床上,只要敲次此穴,就可以安然入睡,故而得此名。
3、其它对缓解失眠有帮助的穴位:
印堂穴:此穴位于两眉正中处。用拇指推摩印堂穴2~3分钟。
三里穴:此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两筋中间。用左右手指分别按揉左、右腿足三里穴3~5分钟。
三阴交穴:此穴位于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处。用左手大拇指按揉右脚三阴交穴,再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脚三阴交穴各3分钟。
涌泉穴:此穴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处。用左右手分别按摩左右涌泉穴各次。
对一些重症的失眠患者来说,适当的药物治疗是十分必要的。但许多患者因为担心催眠药物的副作用而不敢尝试药物治疗。这时,治疗失眠的中药便显示出其无副作用,无依赖性的优势。受到许多失眠患者的欢迎。以下介绍几款治疗失眠的单味中药:
1、百合
性味归经:甘、苦。归心、肺经。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用于阴亏或热病后期虚烦不眠等症。
2、朱砂
性味归经:甘、寒。归心经。功效:镇心安神,清热解*。主治:用于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神不安、惊悸不眠等证。
3、磁石
性味归经:辛、咸、寒。归肝、心、肾经。功效:潜阳安神。主治:用于阴虚阳亢所致的烦躁不宁、失眠等症。
4、龙骨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心、肝经。功效:镇静安神,平肝潜阳。主治:用于阴虚阳亢而致的心神不安、心悸失眠等症。
5、琥珀
性味归经:甘、平。归心、肝、膀胱经。功效:定惊安神,活血散瘀。主治:用于心悸不安、失眠多梦诸症。
6、珍珠母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主治: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失眠等诸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