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映的大电影中,《盗墓笔记》是最令用户期待的一部。这两天,我更期待它了。
出品方乐视影业希望能给年轻用户造出一个新的“盗梦”空间。
对于一直高呼“不创新,毋宁死”的乐视影业来说,没有哪个IP比《盗墓笔记》更适合一番更有企图心的、庞大的IP运营尝试。南派三叔的原著火了十年,不仅品牌尽人皆知、“稻米”也以亿计数,说它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IP都不为过。而且,小说原本天然有种“电影的魔性”,既有多变的场景,又有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
《盗墓笔记》大电影也是个命中注定的跨界者。从小说到大电影的十年,互联网从单屏进阶到多终端,内容从盗版泛滥发展到IP化运营乃至未来挑战好莱坞工业的蓬勃发展阶段,甚至大环境都从经济快速发展到了世界等着中国展现文化、价值观的时候了。这几股大潮里,乐视都是最勇敢的拓荒者。
乐视影业CEO张昭,曾是影人、诗人。他深谙互联网,又懂电影人的追求。所以当他和“娘家”上影集团、南派三叔一碰面,就聊得停不下来。同样,三方联手不会止步于原有桥段,不碰出些新火花都不可能了。
把IP改编成电影,是内容迈向下个阶段的必然。事实上,前50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中,有37部是改编作品。
去年好莱坞最有名的编剧指导大师麦基也说过:“每个观众都希望被电影带到一个陌生的场景中去,再在这个场景中找到一个可以去用心感知的人物。”
上影集团董事长任仲伦说:“好的作品是有力量的,文学阶段它有文学力量,电影阶段有影像力量。”可以预见,《盗墓笔记》电影会对原有小说IP进行全新升级。这一过程不仅有可能创造出新文本,甚至能衍生出新IP。
用互联网方法论,让文本粉丝进入到视觉时空,这是“互联网+电影”产生出的新价值空间。张昭说,“新模式的对IP的价值不在于一部电影的票房,而是在IP和用户们产生的更深的关系,它是一个IP价值如何提升、重塑、深化的命题。”
如果这套方法论可行,它就既可以为中国电影开辟新题材;又能像互联网产品那样方便的复制。在题材上,中国电影过去一直在跟随好莱坞;如果《盗墓》这样中国文化烙印鲜明的IP被成功延展出去,乐视影业就拥有了一套比好莱坞更高级的方法论。
理想很丰满,实现它却没那么容易。这个IP,陪着稻米十年,和用户之间很深的情感联系,让粉丝、甚至路人走进影院都不难,做粉丝“最熟悉的陌生人”很难。
乐视影业副总裁陈肃说:“我们不能让大家觉得又是抢钱、又是溜粉儿,必须完成对《盗墓笔记》IP的增值,不能只是消耗它。”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场景复杂,还有很多光怪陆离的生物,在视觉上实现很不容易。所以,将实景和特效结合,本身就是一次对中国电影产业的全新挑战。南派三叔从原作者的身份出发,把人物形象、场景设置等进行了全新演绎,并且选择在年轻用户中很有粉丝基础的双男主出演。
“我们要捏住IP的灵*。”张昭说。IP这个词,几乎是年中国影视圈最热门的词汇。内容行业抢IP也抢到疯狂,但那大部分为了解决营销问题,让粉丝去消费。
张昭说:“用户不会满足于一个影响力非常大的IP,《盗墓笔记》还必须是一部非常有高度的一部电影。”
乐视影业一直对IP有自己的理解——IP的载体不重要,甚至知名度都不重要。必须能把它和某群相同价值观的用户链接在一起,不能和人群实现链接的IP没有价值。
仔细想想,任何一部称得上IP的作品,无论情节多么跌宕,最终能让粉丝长期停留的还是背后的精神气质。反之亦然,如果Hold住了IP的精神气质,不仅能完成持续迭代,还能持续不断的把新用户吸引到这个价值体系中。
“我们不能只强调好看、炫技、小鲜肉和怪物。”陈肃说。但凡盗墓这样的大IP,价值观一定是立得住的,不然不会有这么广泛的粉丝基础。但价值观也不能是单薄的、脱离现实的。如果一个角色,把过于宏大的价值观当成唯一信念,最终会成为一个不讨喜的“纸片人”。
其中的情怀需要仔细挖掘,回归初心。比如吴邪,出身盗墓世家,爷爷是老九门特别不想让他盗墓,阴差阳错他还是走上盗墓之路。他虽然盗墓,但相当干净,对友情和责任都很有担当。同时,《盗墓》一直在强调“盗亦有道”。这是不仅古往今来的侠之风范与担当,也是现在年轻人经常追求的精神境界。
对乐视影业来说,从《小时代》到《盗墓笔记》本身互联网和影视结合渐入深水区的过程。中国电影过去没有青少年市场,《小时代》带来了它,15岁到20岁用户表达自己关于电影的主张。到了《盗墓笔记》,这么多元的文化,又有什么可以留存?就是“干净”。这和十年以前,二十年以前,三十年以前的青少年,对“干净”的理解都是一致的。
当每个人都心怀*胎、带着家族使命而来,却最终被干净打动,明白了生命中最珍贵的所在,再辅以电影中那个隐藏在庙堂历史之下的奇幻想象世界,或许次元墙就能形成一种纯粹的美学。也只有浓缩住一代人的青春,“盗墓”才有可能变成用户心中的“盗”梦,最终变成一个新的题材。
题材类型和IP的区别是,它不只包括网剧、电影这样的产品消费,还得有多文本的文化消费,背后集合着一群用户共有的情怀。
只有在文化层面和用户产生深刻连接,才有可能在同一个电影题材体系下,不断孕育出新形象、乃至新IP,再交替产生出电影、电视剧以及衍生品供用户消费,甚至反哺小说。美国电影中,这样的题材很多。虽然“盗墓”这个题材没有顶着拯救世界那么宏大的价值观,但在中国,这个题材类型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文化基因,甚至有南派和北派盗墓之分。在《盗墓笔记》和《*吹灯》引发轰动后,盗墓题材的小说也是层出不穷。年8月,因为《盗墓笔记》作品中两位主人公在长白山分别后的“十年之约”,数万稻米齐聚长白山。有不少“稻米”的感言中都出现了“十年”“不悔”等字样,向这部“陪着我走过了青春岁月”的作品朝圣。
“当一种情怀,在多平台产生人群聚集和消费效应,它将变成一种新的入口,背后带来的其实是新的服务。”陈肃说,“无论你用什么手段,怎么做,最终都会回归一个逻辑上——如何让目标用户体验更爽?”
将内容和服务视作整体,实现全终端多平台的用户触达,和联动运营,正是乐视的优势。目前乐视完成了“studio(乐视影业)+Ntflix(乐视网)+苹果(乐视手机、电视、汽车等硬件终端)”的新型好莱坞模式搭建,形成了全球独有的“生态+内容”联动的模式。两者的碰撞可以产生巨大的想象空间,如果实现,也将进入互联网的新阶段。
所以《盗墓》背后也带着乐视影业互联网基因的印记。《盗墓笔记》的电影开发同时使用了互联网的方法论。陈肃说:“我们做每一次交互设计,都遵循IP的核心,并且不断的创新和迭代。”
“中国一定会引领好莱坞,而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超越,”张昭说。原因很简单,中国既吸取了好莱坞运作电影和衍生产业的经验,又融合了硅谷的互联网技术;反而在美国,两地产业链都过于成熟,IP和互联网结合有些保守。他和任仲伦,这些站在不同路径上的电影人奋斗了几十年,一生为之奋斗的期望就是
有一天中国电影能够跟好莱坞在全球市场比肩。
******真心为他们的梦想鼓掌的分割线*******
“唯痞”,VP,VryPrson,唯美的痞子,叼炸天人类集中营。
唯痞不仅生产唯痞,还做他们的搬运工。
欢迎各种举报自荐。有颜的、有才的、有趣的,我们来者不拒。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