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书对我而言如同镇静剂一般重要。有些时候读的东西多到一定程度我也会动手写下来。写作只是读书的副产品,如果我要当个作者,首先要当个读者。不读书,嘴皮子一张,逮到什么喷什么,能喷出什么来?我喜欢以读者的身份说话,从读者的角度看问题,不是居高临下,指指点点,而是自娱自乐,不负指导之责。
不过看书这件事,除了我从小对文字和书本非常感兴趣之外,饥饿是最好的厨师。我觉得,书的诱惑,全在于少,就像沙漠之中,身边有一壶水,你会珍惜每一滴水。我父母虽然有些开明,但由于我成绩问题,严格禁止看课外书,加之看书速度快,很多书都是翻过来倒过去地看。
所以我对书一直有好奇心,也是因为长久以来读书时养成的习惯,对热闹抱有最大限度的警惕和怀疑。
可是现在社会高度强调活学活用,如果知识转变不成金钱和流量就是厕纸,就是大排档的谈资,就是酒足饭饱之后闲扯淡的话题。也就是说,知识和书本,要与社会,或者热闹结合才能说,“有用”,否则“没用”。
但读书的大忌是活学活用,比如“文革“的时候用毛主席的哲学著作养猪、打乒乓球、治疗精神病患者,现在用《易经》算命,用《孙子》搞商战。这既糟蹋书,也糟蹋人。
二
当下盛行大师热,鼓吹大师的人到处呼唤大师,给诸如沈逸金灿荣张维为之流扣上个大师和国师的帽子(你们为什么不给贺雪峰和温铁*大师的帽子?),甚至于连爱读书的拾荒老人也不放过,硬是要拉到聚光灯前。看沈巍局促的样子,好似让我在大庭广众之下当街撒尿,我是尿不出来的。毕竟大众娱乐是耍猴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要变成一只猴,至于这只猴子到底说了什么,好听不就行了?公众人物无非就是公共厕所,但中国的公共厕所往往无人打扫,屎满尿溢,无法立足,只能掩鼻而遁,再找一个厕所。
因此我不喜欢热闹。
大师多半是被*治抛弃的人,不管是你抛弃*治,还是*治抛弃你,那些所谓的“风骨”,多半都是无可奈何。
我们中国有很多神话,最大的神话就是知识分子受迫害,英勇无辜为国为民的知识分子先烈充斥史书文献。那些令人发指的罪行使人无不同情,结果掩盖了自相残杀的实质——即杀知识分子的都是知识分子。说难听点,这就像两只狗为争一只骨头打架,你不能说被咬的那只不是狗咬的。对一只旁观的羊来说,那是狗们的私仇。即便这只狗是牧羊犬,到处跟人说它是为保护羊群受的伤。
在现代,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可是,现在的一些知识分子,如连岳之类,并不以此为耻,反以为荣;他们甚至觉得,现在的墙还太矮了,自己又乐此不疲地越垒越高。
三
中国社会越变越实在,有时我会想,知识是不是越多越没用。
刚上大学那会儿,武亦姝蛮火的,因为她能记住许多诗词,能熟练背诵两千多首古诗——其实就是够好看加上这般点缀。
大一大二的时候认识了几个诗友,有一个还是个新疆的哈族人,他对汉文化的热爱和造诣远超我们之上,我很是敬佩。但诗词这东西,对我们来说没什么用——学诗词的那些时间是可以学更多有用的技能,如果阶级地位没有达到一定高度,诗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很多知识,就是用来炫耀你不需要劳作,炫耀你可以有大把时间浪费在没用的才艺上。这些才能远离生产实践,琴棋书画诗酒花,这些如今人们看来是高雅艺术的东西,在古代是妓院的培训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放在古代男生也许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既能实现*治抱负,也能挥毫泼墨,但武亦姝这样做在古代,唯一出路就是个妓女。
很多知识点都是炫耀性的碎片。这些知识碎片,作为饭桌谈资是不错的,文青也可以在恋爱时秀一下知识点,给恋爱加一点味精。只是这种碎片知识对大多数人毫无价值。一个人若是能够有一套系统化的哲学理念,有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可以把各种知识串起来的,
但是,普通人距离这个层次有很远距离。他们学了很多知识,尤其是知识付费年代的那种付费知识,更是鸡零狗碎的一堆垃圾,占据大脑的储存空间,降低思维运转的效率。
四
不成体系的碎片知识,会让你以为自己懂很多,让你觉得自己很努力学习,甚至产生自己很优秀的幻觉。但知识不一定带来职场优势。懂太多的人,决策速度慢,更换职业快,个人IP定位打造更困难。
这正是我的不幸。
即使我真的有能力懂好几个行业不同专业的系统化都知识,也是一种不幸。系统化知识多的人,更不容易守一个地方,因为他能胜任更多职业。结果是这种人通常一事无成。在专业分工极细的今天,只有集中在一个狭窄方向的人才容易获得成功。
大众经常有一种幻觉,即某些了不起的天才,或大师,懂得非常多。但SCI的阅读结果告诉我,普通人需要的是专业技能和挣钱谋生的知识,是一个领域的精通。所谓博雅和通识,是为上等阶级的人准备的,因为他们并不需要干具体的职业。
我承认,我有很多知识只有炫耀价值,比如吟诗作赋,或者知道很多典故,或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些东西之所以有炫耀价值,是因为它们非常肤浅,普通人都以为自己懂,所以有大众交流的可能。那种东西,若不是饭桌社交需要,根本没用。
我知道很多?不,我什么都不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