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浅层真皮及表皮炎症。病因复杂。
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临床特点是皮疹多形性,有渗出倾向,分布对称,反复发作,病程趋向慢性化,自觉不同程度瘙痒,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常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
病因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
1.外因
外因主要包括各种物理和化学因素,如环境、气候、日光、紫外线、寒冷、湿热、搔抓、摩擦、化妆品、清洁剂、肥皂、化纤、皮毛以及皮肤的细菌性感染等都可诱发湿疹。
2.内因
内因主要是患者具有过敏性体质,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可随年龄、环境而改变,精神因素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诱因,如精神紧张、失眠、过度劳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外内分泌、代谢或者消化功能障碍、肠寄生虫、某些病灶感染等都容易患上湿疹。
好发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湿气,但是湿热更容易出现在夏季,气候炎热和潮湿,雨水多,空气湿度大,往往会感觉汗液排不出、全身黏糊的感觉。
在夏季,螨虫以及真菌特别容易滋生,极易诱发湿疹。
冬天的时候虽然很少见,但是湿疹发生也是很常见的,所以不管什么季节时候发生湿疹,患者都要积极做好治疗,分季节
2.亚急性湿疹
一般常选用糠馏油、黑豆馏油和含有皮质类固醇的乳剂和糊剂等。为了防止和控制继发性感染,可在前述药物中加入新霉素等抗生素。
3.慢性湿疹
常用糠馏油、黑豆馏油、煤焦油和皮质类固醇类软膏或霜剂,也可将这类药物制成硬膏或涂膜剂。此外,对局限肥厚性损害尚可用皮质类固醇作局部皮内注射,每周1次,一般4一6次为一疗程。
(三)中医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期的表现,治疗也不同。
急性湿疹如湿热重,红肿渗出时宜清热泻火,凉血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亚急性湿疹宜健脾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慢性湿疹则宜养血祛风,活阴润燥,方用四物消风汤加减。
(四)针灸疗法
常选用的穴位有曲池、足三里、委中、血海;耳针穴位如肺穴、神门、皮质下及内分泌穴等。
饮食禁忌
第一,不能吃高糖食物。
有些患者吃了高糖食物之后,可以机体代谢比较旺盛,皮脂腺分泌增多会使湿疹加重。高糖食物比如白糖、冰糖、红糖和巧克力都是应该避免的。
第二,不能吃致敏的食物。
比如说有些食物有致敏的因素,鱼、虾、蟹、海鲜、羊肉、鸡、鸭、鹅、花粉这些都是可以引起的,应该彻底的禁忌这些食物。
第三,不能吃辛辣的食物。
湿疹患者不能吃葱、大蒜、生姜、辣椒、花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引起湿疹加重的情况,应避免食用。
第四,湿疹不能吃动物血等食物。
中医认为湿疹应该忌食一些发物的食物,比如芋头、牛肉、葱、姜、蒜这些。比如说胡椒、羊肉和莲子也是避免食用的。
第五,应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与油炸的食品。
饮食应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莲,芒果,龙眼,荔枝等属热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绿豆,冬瓜,莲子,苦瓜等清热利湿食品。
并发症
此病一般预后良好,不易出现其他并发症。
有没有根治方法
湿疹这种疾病是没有彻底根治办法的,就像感冒可能好了之后也有可能再出现。湿疹的特点,本身非常容易反复发作,可能会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改变,治疗不及时或者反复刺激,还有可能转变成慢性,皮肤出现增厚、苔藓样的改变。
具体治疗的办法可以选择口服抗组胺类药物,比如氯雷他定;选择抗炎的药物,复方甘草酸苷等,外用炉甘石洗剂或者是氧化锌乳膏、地奈德乳膏来缓解症状。
如果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也可以更换为强效的激素外用,比如卤米松等。
这种疾病在患病期间需要忌口,不能食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能吃海鲜,这些食物有可能引起过敏,导致这种症状反复或者是加重。
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小伙伴们儿我们下期见!
请转发给所有你关心的人~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