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是家中老人最常见出现的问题,每年70岁以上老年人中8%由于跌倒损伤而急诊就医,其中半数会住院。
这对老人往往会引起一系列灾难性后果,预防跌倒是应对“老龄化”的有效保障。
因意外事故受伤和致死的首要原因,定期评估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有助于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
事实上,现在每年1/3的65岁以上老人出现跌倒;其中1/3跌倒者导致严重并发症;而1/3的跌倒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有效防范。
针对造成老人跌倒的原因,提出了以下8个预防的方法:
常设夜灯
老年人的视力渐渐退化,对光线的调节能力不如当年。所以在年长者的活动范围内保持明亮的光线,是预防跌倒的第一步。
另外,老人易起夜,除了在房间常设一盏夜灯之外,也可在行经路线的走廊设置感应式的照明灯,避免被障碍物绊倒,电灯开关处也要有足够的识别亮度。
清除障碍,布局清静
老人房的基本原则就是“空间规划愈简单愈好”,要清空所有障碍物,包括堆放的杂物、家具、电线。
最好去除3公分以上的门槛,因为老人抬脚跨门槛的动作,重心集中在单一脚上,更容易跌倒。
贴心的浴室
浴室是最容易湿滑的地点,也是预防老人跌倒的重点,最好不要使用浴缸,因为浴缸的高度约45公分,进入时必须单脚抬得很高,很容易跌倒。
若已经安装,就一定要在旁边加装稳固的扶手,并在浴缸内外做好防滑的装置。建议在淋浴间及洗手台摆放不积水又防滑的椅子,方便长辈站累了时坐下来休息。
地板贴防滑条
起居室的地板要铺粗糙面的防滑地砖,浴室地板也使用抓地力好、无抛光的材质。
若是不想大兴土木改装地面,建议在长辈的活动路线贴上防滑条,特别是容易跌倒的地方,例如浴室、楼梯、下床处。
防滑条的间距应该小于脚掌长度,例如脚的大小为30公分,则每隔25公分贴一条。
至于经常被放在浴室防滑的拼装塑料垫,一定要铺满整个浴室,散落、没有固定的垫子,反而更容易滑倒。
稳固的扶手
走道、楼梯及洗手间,均应设有扶手,在椅子、马桶及床边加装扶手,可以帮助老人家起身及坐下,减轻腿部的负担。
居家扶手安装的高度视个人身高而做调整,一般离地约70~90公分。
座椅不能软
太低、太软的椅子和沙发并不适合老年人,因为起立、坐下对老人而言是比较困难的动作,最好有扶手的设计。
为了减轻跌倒时的伤害,可以在家具的尖锐处加上防撞条。
安全的用药
有些药物可能会引起头昏眼花的副作用,增加跌倒的风险,例如镇静剂、安眠药、利尿剂、感冒药等。
应检查家中老人的用药,与医生讨论考虑停止不必要的药物。
增强腿部力量
美国运动医学会指出,平衡训练、阻力运动、走路以及重心转移的综合性运动,有助于降低跌倒的风险。
研究证实,练习太极拳能有效预防老人跌倒。
最后,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以上的方法,帮助身边的老年人防范跌倒风险、远离跌倒事故。
1
End
1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