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田奥
《东方历史评论》
多年前,一场可怕的流感席卷了整个世界,并最终造成了骇人的后果,至少万人倒在了它的魔爪之下。英国史家凯瑟琳?阿诺德在充分研究那个时期原始档案的基础上,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笼罩在流感阴霾下的世界,让我们走入流感中普通人的生活图景。凯瑟琳?阿诺德(CatharineArnold),英国记者、学者,通俗历史学家。剑桥大学格顿学院英语专业毕业,另有心理学学位。其作品另有《伦敦性史》、《大墓场》和《疯人院》。以下内容经授权选自《年之疫:被流感改变的世界》第十二章“奈何不了流感”:作者:(英)凯瑟琳·阿诺德;译者:田奥;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年:00-3
年6月,当西班牙流感的首波传染潮席卷欧洲,人们绘制了一些卡通形象和漫画,将之描绘成一个“西班牙女郎”。西班牙流感被定型成一个穿着黑色舞裙、披着头纱、拿着扇子、骨瘦如柴的骷髅头女士。这样一个如同恐怖生物的形象,其潜台词其实是指“西班牙女郎”宛如一个妓女,从不挑剔,可以一次性感染每一个人。“西班牙女郎”成了流感疫症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另一个标志则是口罩),她通常出现在*治讽喻画里,随着疫症的传播,被印在了全球无数出版物中。几十年后,“西班牙女郎”的迷人魅力丝毫不减,她的名号出现在了理查德·科利尔的杰出历史著作《“西班牙女郎”的瘟疫》(ThePlagueoftheSpanishLady)书名里。
“西班牙女郎”继续着她的全球恐惧之役,食品和药物制造商们则抓住了疫情这个潜在的商业机会。像奥克索牌浓缩牛肉和弥尔顿灭菌剂、杰伊斯消*液和黑白狗威士忌这些受人敬重的专营品牌,也在靠江湖郎中和蛇油推销员打广告,它们都试图劝说绝望的公众购买自己的产品。除了非处方产品,惊恐中的老百姓还开始寻找民间方子,在自古流传的法子中寻找传统的安慰疗法,洋葱也好,臭阿魏(asafoetida,一种充满恶臭味的草药,历史上被用以治疗胸痛)也罢,还有鸦片。随着死亡率突然抬升,人们求生的欲望也愈加强烈,为了从可怕的死亡中拯救自己和心爱之人,任何事都值得一试。由于研发西班牙流感疫苗的尝试困难重重,医生们优先选择用其他方式来治疗病人,比如将病人暴露在恶劣环境中的“屋顶治疗法”,以及让英国公校学生服用高锰酸钾的实验。年,美国堪萨斯州莱利堡“西班牙流感”病房。从年初春无甚危害的第一波感染潮,到下半年几个月不断恶化、引来全球侧目的第二波感染潮,各种日报开始刊载越来越多与流感治疗相关的广告,医药公司也尽可能地利用读者的焦虑来吸金。从《泰晤士报》到《华盛顿邮报》,每一页都被连绵不绝的预防措施和非处方药广告占据。“流感!”一则广告带着赞扬福马明特保喉片的口气宣称,“在进入满是细菌的拥挤场所前,含上一片吧。”另一则广告宣称“由于西班牙流感是普通流感的升级版”,作为预防措施,读者须比平常服用更大剂量的通便止痛奎宁。对于那些已被病魔缠身的人,希尔氏阿斯卡拉奎宁镇定剂能减轻疼痛,琼斯医生牌镇痛油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后者起初被神神叨叨地称为“海狸油”,据说能有效克制咳嗽、化痰。报纸广告还激起了对维克斯达姆膏的需求——这种药膏至今仍十分畅销——广告宣称药膏即将售罄:药剂师们请注意!!!由于近期流感猖獗维克斯达姆膏已经告罄艾利油宣称“通过置于鼻下嗅闻就能有效预防西班牙流感”,但它其实是个山寨产品;另外,莉迪亚·E.平康著名的草药配方和哈尔的夏至草、焦油加蜂蜜配方,则是较为传统的治疗法子。随着“西班牙女郎”带来的威胁越来越大,日常家居用品突然被人们赋予了魔力。《诺丁汉日报》貌似明智地告知读者,“在肉料短缺情况下,奥克索能有效补充人体所需肉制品”;另有广告更详尽地宣称,奥克索“能强化人体免疫系统,以抵抗流感侵袭”。“一位医生”证实:一天两到三次,一次一杯奥克索,能有效提高免疫力,抵御疾病。它的提神和滋养成分能快速被血液吸收,免疫系统得到强化,以此抵御疾病攻击。我们都知道强壮健康的人能避免被感染,而营养不良的人则很可能患病,所以我们的目标必然是维持体力。对目前的社区来说,像奥克索这样的浓缩液态牛肉比以往更加重要,它能增进营养,保持免疫系统活力,由此建立强大的抵抗力,防止流感细菌的侵袭。如果奥克索没货,报纸则会推荐霍利氏麦乳精,“病中或愈后”都能享用。美国人还得知,在这段时间“多吃洋葱”是他们必须履行的爱国义务,这是“抗‘流感’爱国主义运动”的一部分。一张告示牌上写道:一辆洋葱车今日驶入贴着红、白、蓝色标签务必每日进食多个洋葱众志成城抗击“流感”一位美国母亲将这个建议发挥到了极致,她给自己生病的女儿喂食用洋葱做的糖浆,然后将她整个人从头到脚用洋葱盖住。幸运的是,至少结果是好的,女孩康复了。尽管人们尚未弄清西班牙流感真正的感染机制,医生和非专业人士还是清楚治疗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细菌和微生物。因此,彼时的报纸广告表达了一种难以遏制的对个人卫生和群体卫生的偏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