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初中,初衷》
「如何承受这好奇,你有没有爱我的准备」
今天晚上在楼下和我爸切磋羽毛球技,时值初中生晚自习结束下课,让我突然想起以前读初中的时候,总是一群“兄弟”一齐放学回家,路上总是有讲有笑,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甚至有一次试过发生群殴事件——在十几年前的时候,两所学校之间经常会出现规模不一的群殴,而学校老师总是姗姗来迟,场面难以控制。
看到如今已有不少初中生出双入对,总觉得现在的他们更幸福一些,至少比那时候的我们更勇于去表达爱。
在刚刚进去1世纪的年纪,我们总是被成年人教育读书时期不应该谈恋爱,于是有太多太多的情愫只能写在信件里,最后放在心底里。
我没有后悔当年谈恋爱太少,但总感慨有些人和事因为时机问题而错过——我并非在怀念以前的感情,只是认为年轻时候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真实感受,是可惜的。
即使到如今我们仍羞于去表达爱。
爱是一种不可具状的东西,只有说出口,它才能存在。
距离初中毕业已有十三年,这意味着有些人已十三年未有再见,也意味着十三年后每个人都走到了不同的位置。
我时常在想,如果我没有离开这个出生地,现在是否已经结婚生子,然后在做着一些很普通的工作,过着一些很安稳的生活。
现在回过头去看,初中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那时候只知道要努力读书然后考上大学,但从来没有设想过自己毕业后会找到怎样的工作,会从事怎样的职业。
所以也不再介怀,现在的自己,是否已经背离了原来的初衷,因为初衷原本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那些很单纯的回忆,单纯到让我怀疑这些年所有的经历都只是一场梦。
但梦总会醒过来。
11月6日《因果循环》
可能做好人好事,自然就会有好报。
在最近一段时间里,虽然新工作未有进展,但这些年来一直熟悉的朋友陪我走过这段略显晦涩的日子——有的给我介绍工作,有的给我岗位建议,有的帮我看简历,有的给我找兼职打发闲暇时间。
更重要的是劝导我要耐心。
可能我不是那种太有耐性的人,急冲冲的性格适应不来现在慢吞吞的生活节奏,总想回到以前那种冲锋陷阵的日子里,但其实重要是不是当下的情绪,而是长远的考量——人会随着现实而调整自己的认知,我不认为现在的等待没有价值,只是需要找到更合适的位置。
就正如当年考研第一次失败的时候,我也会认为故事才刚刚开始。
11月8日《同理心》
听别人说起自己的故事,需要有代入感。
每一次做听众,都需要将对方的一字一句咀嚼,然后再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但有时候安静地不说话,看着对方的表情和神态,也是一种有意思的对话。
去旁听他者的故事,可能是吸收了他们的负能量,但也可能是将这种情绪转化为一种更积极的心态,这一切只取决于你自己。
11月16日《自己救自己》
可能是我最近忘记了一些东西,其实不管处于怎样的环境下,越是努力的人,才越有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而最近却一直指望别人,忘记了自己才是最有力的自救力量。
今天又终于解释清楚了一些东西,虽然才过去一个半月,但原来已经离当初的我这么远。但愿不会背离了原来的初衷,继续去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11月17日《凭着爱》
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其实在很多很多的时候,这种自我感觉良好,掩盖了一些事实。
事实是,表达是一门科学的艺术。有时候所谓的“词不达意”,绝不仅仅是词汇量的匮乏,更多的时候是你想表达的这种心情,超出了你所能拥有的能力。
我发现自己似乎没有学会如何去表达爱,可能是这些年的表达太过哀伤和悲观,也可能因为自己本身是一个缺乏爱的人。
说到底,表达一种情绪,最取决于的是你发自内心的想法,如果没法写出来,也至少希望让对方知道,你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冷漠。
11月18日《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是伪命题》
今天看回以前研究生导师让我看的一本书,然后才回想起来当初考研的心态。
可能真的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最初一战没考上的时候,总觉得有很多遗憾;后来考上了,我似乎也没有好好珍惜还可以念书的日子,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
但我现在已经明白,得到的东西不应该等失去后再珍惜,有很多时候应该反过来想:现在得到的东西,很可能不知道会在哪一天就失去,所以才更加应该珍惜当下。
毕竟人的一生很长,但并不代表时间可以随意挥霍,在有限的日子里,如何留下无限的空间,才是真正应该值得去思考的方向。
11月0日《我们都一样,我们都不一样》
今天抽空看了最近大热的Netflix新剧《后翼弃兵》(又称《女王的棋局》),时不时想起以前自己下象棋也算是小有成就,遗憾的是没有机会继续深造,错过了成为职业棋手的机会。
剧本第一集就试图将女主角塑造成一个与众不同、颇有天赋的天才少女,但我心想如果没有镇静剂的帮助,她是否能有如此神力,同时对抗多人比赛?这一幕剧情与当年《棋*》(绝不是国产剧翻拍那个)何其相似,进藤光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只不过我个人认为,《棋*》里的经历,更加现实和接地气,至少主人公是真正一步步成长过来。
我想,每个人的童年都是相似的,但每个人在成长中又有不同的发展,选择的路也大不相同——这造就出世界的丰富性,也是多元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们一样,我们都不一样,说的就是我们都是相同的人,只是有不同的角色和定位。
11月日《在海鸥岛》
一个月前就开始策划的FamilyDay,终于顺利完成,但重点并不是在海鸥岛,而是难得的一次,所有人都能到场。
几年前我们也曾经在这个地方烧烤,但那时候我们都只是一群中佬,现在却全部携眷参加。
一个地方能承载很多很多的回忆,而最重要的是,谁跟你一起去制造这些回忆。很多人会问我,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此喜欢海鸥岛。我想,那就是这些陪着你去创造回忆的人,虽然对海鸥岛没有太多的好感,但依然不厌其烦地来到这个地方,去制造一个个属于凡人的惊喜。
11月4日
详见《Astoryaboutthebestman》11月8日《为什么不能承认有些事情不能接受》
人对一些已经失去的事物,第一时间的反应往往是拒绝接受。
拒绝失去,拒绝承认事情已经发生,拒绝接受事实.......就像应激反应一样,人的自我保护机制启动。
无知,可能也是一种幸福吧。
11月9日《探险》
去过南亭无数次,也是第一次去到南亭的对岸。
只有一江之隔,但景色却大为不同——南亭更有人工美,而对岸的这一侧多是自然美,如果除去被人为废弃的垃圾,其实自然世界就是这么荒凉和淡泊。
以前单身的时候很少拍人像,现在拿着相机要捕捉每一个瞬间的表情,才感觉自己的道行太低。
但所幸的是,即使镜头没能完整表现出来,但在镜头之外,你的眼睛还是会看到她的美。
11月30日《失业两个月后》
进入11月的最后一天,也意味着失业来到第二个月,也大概宣布这次的悠长假期正式进入尾声,正式进入「努力,认真」找工作的状态。
并不是说之前的找工作和面试不够认真,而是给自己的心理安慰是「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那就索性给自己放一个长假」。现在长假来到了尽头,也该时候想想下一份工作的去向。
其实最近已经在面试某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只是面试过程复杂且漫长,每一关都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和考验,有时候让人期待又害怕——害怕的是不知道如果这样的机会再失去,是否意味着,过去这些年自己的努力,其实是一文不值。
今天有同事说就算再如何中年危机,我们还是比社会上90%的人过得幸福。我想我会在某一个时候回望这一段岁月,就像年刚毕业进入社会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在哪里,只是纯粹觉得,未来一定会好起来。
所以,继续等待吧。
陆一夫欢迎支持我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