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最近身边很多家长朋友,特别是新生宝爸们
一直都在跟小编说
新世纪身处在白纸时期的孩子们
接受什么知识比较好?
是古典文学?
欧美艺术?
还是爹妈擅长的技能?
亦或是随波逐流报补习班?
我们如何帮孩子做出终身受益的选择?
图片来源:千库网
当今社会,“快”不仅仅是体现在生活节奏、多层次的习惯、八卦的更迭,更体现在孩子自身认知的发展、思维的成长。
家长作为孩子发展历程的第一面镜子,如何成为一座照亮孩子一生的灯塔,对于家庭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正处在2~4岁,初步构建人生认知的孩子,第一课以什么为蓝本,能帮助初为人父/母的爸妈,抄一个完美的作业、解决第一步教育的开头难?在这里小编推荐“传统文化”。
图片来源:千库网
每个年代中国对于传统都有不同的见解,从二三十年代的“击破敌人的机会”、八九十年代的“孩子美食的希望”到今天“刺激消费的借口”,传统文化的本质都不曾改变,只是在不同时期被附加上了不同的味道,让人们逐渐忘记传承文化原本的内涵——“代代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
中国特殊的发展历程,决定了与世界思维的不同。牺牲、奉献、集体精神、尊老爱幼等元素构建了复杂却又质朴的民族情感,那么如何把老生常谈的口头故事说出新的角度?把美德传承给孩子?
图片来源:千库网
在这里小编为宝爸宝妈们分享一些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帮助家长提高孩子知识的同时也能拉近和孩子心灵的距离。
以刚过去没多久的“建*节”为例,作为新生代的家长们,头脑里第一印象:“建*节当然为纪念中国工农红*成立的节日”,但换个角度,我们还有更多的有意义选择你信吗?
1、从“德行”的角度出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
告诉孩子们,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防抗国民*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开始独立地创建革命*队和领导革命战争,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中国人从来不会忘记那些民族遭受过的苦难,古代“狄青、岳飞”,抗战“鲁迅、洪麟阁”,近代“王伟、邓稼先”等中华儿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了*河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乐章。
2、从“文化”的角度出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
A、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孩子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希望。
给孩子讲解红色历史,孩子在了解红色历史的同时,更能感受其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B、以红色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恰恰相反,当国家危亡关头,国人强调的更多是民族气节、国家未来、团体利益。
这种忠贞不屈的精神正是抗战时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雏形,而放眼国外,以米国为例,有法律明确公示,当*人生命遭到严重威胁时可以无条件投降,对于个人来说,没有问题,但是正是这种观念,侧面导致国外飞机出事故,驾驶员跳伞,飞机在市区爆炸的举动屡见不鲜。外国的月亮不是都很圆,我们要为孩子树立起文化自信。
3、从“知识”的角度出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家长们可以借助建*节的这个文化元素,带领孩子逛逛*事博物馆、抗战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等,在文化IP的助力下,帮助孩子初步的了解丰富且系统的文化、历史知识,帮助孩子培养兴趣。
4、从“社交”的角度出发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丰富了文化及知识、认知的同时,视野的拓展能更好的帮助孩子融入学生群体,为未来孩子交友的能力打好基础,方便孩子与学校各个情况各异的小朋友打成一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综上所述,文化熏陶真的很重要
我国有多年的历史文明
优秀的传统文化
对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孩子从小教育一些
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
并不过时
恰恰相反
在当今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
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好如一剂镇静剂
能让人以平静而自信的心态来看待当今社会
能让我们的孩子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
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去面对一切困难和坎坷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