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下一个精神病人,会是你吗
TUhjnbcbe - 2020/12/17 17:04:00

一个精神病人躺在床上唱歌,唱着唱着,翻了个身继续唱,医生问他:你唱就唱吧,翻身干吗呀?精神病人说:傻瓜,a面唱完当然唱b面!——《A面B面》

作者丨韦虚心

来源丨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

萧春雷是一家补品店的老板,日日与补品作伴。他的目标是把补品店开成全国连锁,成为全国“补品大王”。

一天,萧春雷的前妻忽然来店里找他,告诉他女医院救治。萧春医院,不想这事被现任妻子柳悦看见。柳悦扣住款子,与丈夫萧春雷发生肢体冲突,家里打得一片狼藉。

患有忧郁症的柳悦很紧张,担心丈夫和前妻旧情复发,就去找前夫梁海潮商量对策。梁海潮是当地一家精神病院的医生,他说既然你老公发疯一样打你,你干脆将他送精神病院。于是,一场阴谋酝酿出来……

早上,柳悦偷偷将自己吃的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掺在汤里给萧春雷喝下,萧春雷喝完情绪失控,在店里发狂。店员报警后,警察叫来了精神病院的人,一群彪形大汉赶到,二话没说强行把萧春雷拉到市精神卫生中心。

萧春雷这才明白他们的用意,但无论他怎么闹腾,说自己没有病,也没人理会他。

他被打了镇静剂,送到西郊住院部治疗。他越是喊叫、逃跑、闹腾,大家越是认为他的精神分裂严重,医务人员越是把他当成重点对象治疗。

诊治的过程很简单,医生让护士问了萧春雷三个问题——答对3道题证明你没病。如果答对2道,就要酌情考虑。如果1道都没有答对,说明你疯了,是精神病患者。


  

——医院呢?(医生)

——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结了婚,他们生的婴儿的牙齿是黑的,还是白的?(黑白都不对。因为婴儿还没有张牙齿)

——老虎为什么要吃生的?(因为它不会煮)

——有一样东西,你家有,我家有,他家有,家家都有。我们可以通过它看透一堵墙。请问是什么?(窗户)

——一个要死的人,他要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什么?(吐出最后一口气)

 

结果这些问题,萧春雷一个也没有回答出来……

“诊断”完萧春雷的病情后,医生认为萧春雷的情况很严重,是典型的精神分裂,应立刻办理住院手续。

刚进精神病院时,萧春雷拼命地反抗。可越反抗,人家越按精神病人的方法来对付。最可怕的是吃药,可容不得他说不。三四个护士强行将她按在床上,另一个护士灌药……

所有的反抗全然没用——因为越挣扎反抗,那是你精神病发作,越要加倍给药打针,你越说自己没有精神病,就说明你病得越重。

对正常人来说,精神病院比监狱更加可怕。因为在监狱里,还有规定不能打骂犯人,而在精神病院,把患者捆起来,甚至进行电击,是必要的措施——而面对萧春雷这样的情况,医生认为必须加大电量。

病人“放风”,可以到院里走一走。这时候,另外一个病友出现在他面前——教授“精神心理卫生”的大学副教授陈聪明,在评定教授职称的课上口出惊人之语,校长再也无法容忍这位行为疯癫的老师,于是进入一家惟利是图的精神病院暂时栖身。

陈聪明告诉萧春雷,他能帮助他出院,只要他听自己的。从此,萧春雷改变了态度。她很少说话,逆来顺受,不作无谓的抗争,非常“配合”治疗。

陈聪明告诉萧春雷,一定不能吃药,不然好人也会被吃出精神病;一定要尽快出院,那地方住久了,正常人也会真的变成疯子。

最终,在陈聪明的帮助下,医院,见到了自己的女儿。经过大学方面证实,陈聪明重获自由并开办了自己的心理诊所。柳悦得知后抑郁症再次发作,医院接受治疗。精神病院赵院长被撤职,梁海潮阴谋败露神经错乱,反被关进了精神病院……

故事进行到这里,忽然想起了影片开头的一幕——精神病院里,院长正在跟一位年老的医生商量:

——老徐啊,你是知道的。医院是承包经营。所以这个码乃(money)始终要放在第一位,要效益,核心在于满床率。

——院长,我晓得了。侬的意思是经济效益第一。侬放心好了,我在福建的时候就跟着你了。如果床位空下来了,阿拉自己躺上去。

下一个镜头,院长在跟全院的医务人员开会,听完一个医生的汇报后,院长作出批示:

——治病要彻底,检查要仔细,医院的宗旨。对于没有彻底治愈的,一个都不能放。现在全世界都在闹金融危机,人的精神压力很大,社会上犯病的人多,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医院的床位填满。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医院的医生收治了身为大学副教授的陈聪明,并且认为:“他的情况比较严重,逻辑思维混乱,认知能力障碍,自说自话,还吹牛自大,是典型的躁狂症前期表现。”

若据医生所言推断,他本人即有偏执型精神障碍,能对他进行强制,送进精神病院么?显然不可以。断不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对此类有偏执倾向的人统统进行强制,倒可能真的把正常人给“逼疯了"。

故事发展到这里,也是回应了影片开头,护士说的那句话:“精神病院全是疯子,没一个正常的,连大夫都一样。”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记》中曾写道:“人们不能用紧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志健全。”这句话也被福柯写在《疯癫与文明》的前言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精神病这事儿吧,也不是谁病谁知道。

已故务院“高级幕僚”朱幼棣在《大国医改》一书中直言:现在世界各国精神卫生领域,防治的重点已经下移,普遍撤销专业性的精神病院,纷纷关闭“疯人院”。医院设立心理和精神科室外,并加强社区精神卫生疾病的综合防治。而我国却在不断扩大集中的专业精神病院,这跟世界精神卫生发展的潮流相悖。

美国等西方国家大规模修建精神病院还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事。现在,医学早已证明“疯人院”对精神疾病治疗弊多利少。改集中为分散管理,医院设专科治疗,综合治疗与社区家庭健复配合,已成为精神疾病治疗的主流。澳大利亚、美国等全国已经没有一所医院。

而我国,除省级精神病院外,每个地市几乎都有一两所精神病院,多数人满为患。强制进精神病院太谷易了。医院为了泄恨医院,亲属之间亲友之间或为争夺遗产,或为纠纷,把一方送进精神病院。正如影片中萧春雷的遭遇一样。

看到这部电影很感动,国内
  

下一个精神病人,会是你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下一个精神病人,会是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