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只是个标题
你不了解的泻下中成药
吃多了不消化?天气干燥难泻下?心情烦躁不通畅?气血亏虚难通排便?泻下中成药了解一下.
胃肠道是我们消化的重要部分,主要功能是传化水谷.而当寒热燥湿等邪气入里,或与宿食、糟粕、水饮等相搏,就会出现便便不通、恶心呕吐、水饮停聚或食积不化等表现。这个时候就要发挥泻下中成药的作用了。
所谓民以食为天,要想吃嘛嘛香,通便怎能不畅。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部分常用泻下中成药
0
1
寒下类
以寒性泻下药为主,治疗里热实证
当归龙荟丸主要成分:酒当归、芦荟、青黛、酒大*、龙胆(酒炙)、酒*连、酒*芩、栀子、盐*柏、木香、人工麝香。
主要功效:泻火通便。
适应病症:本品用于肝胆火旺,心烦不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肋疼痛,脘腹胀痛,大便秘结。
注意事项
1、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4、服药后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者,应酌情减量。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禁忌:孕妇禁用。
0
2
温下类
以温阳散寒配合苦寒攻下药为主,治疗里寒实证
大*附子汤主要成分:大*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主要功效:温阳散寒,通便止痛。。
适应病症:阳虚寒结,腹胁疼痛,大便秘结,发热,手足厥泠,舌苔白腻,脉弦紧。
温脾丸
主要成分:法曲,小麦糵,吴茱萸,枳实(炙),人参,桔梗,麦门冬(去心),干姜,附子(炮,去皮),细辛,桂心,厚朴(炙),当归,茯,甘草(炙)。
主要功效:温中消谷,健脾益气。
适应病症:胃气弱,大腹冷则下痢,小腹热即小便难,腹满气喘,干呕不得食。
注意事项: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菜
0
3
润下类
以增液润燥药为主,治疗肠燥便秘
麻子仁丸配方:麻子仁、枳实、厚朴、大*、杏仁、芍药
功效: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主治:肠胃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苔微*少津。
禁忌:本方虽润肠缓下,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苁蓉通便口服液主要成分:肉苁蓉、何首乌、枳实(麸炒)、蜂蜜。主要功效:润肠通便。
适应病症:本品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增液颗粒主要成分:玄参、地*、麦冬。主要功效:养阴生津,清热润燥。
适应病症:本品用于热邪伤阴、津液不足所引起的阴虚内热,口干咽燥,大便燥结;亦可用于感染性疾患高热所致体液耗损的辅助用药。
0
4
逐水类
以峻烈泄水药为主,治疗水饮内停
十枣丸主要成分:甘遂(制)、京大戟、芫花(制)、大枣(墨枣)主要功效:攻逐水饮。
适应病症:本品可用于水饮积滞,腹水肿胀,胁下疼痛,喘逆气急。
注意事项:忌食盐。
禁忌:体虚者及孕妇忌服。
泻下中成药,助你肠道通畅,远离便秘。
以上为本次介绍的泻下中成药,你了解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