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鱼池滋生大量藻类怎么办不怕,这有招
TUhjnbcbe - 2024/8/23 16:27:00
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169831.html

藻类是低等植物,广泛生活在水和土壤中,水中适量的藻类对观赏鱼有养护作用,很多藻类营养丰富,可成为热带鱼尤其是稚鱼及爱吃藻类的玛丽鱼、各种鼠鱼等鱼类的辅助食物。但过量的藻类可黏附在水草叶面、水箱壁及过滤设备上,严重影响水草的光合作用,若不及时清除,势必造成水箱内环境恶化,威胁观赏鱼的生存。另外,一些藻类在池塘大量繁殖,可败坏水质,产生有毒物质,从而造成鱼病的发生。

今天我们来列举几种鱼池经常发生的藻类及防治措施。

一、硅藻

硅藻是一类重要的浮游生物,分布广泛、种类多、数量大,被称为海洋的“草原”。它们是水体主要的初级生产者,是滤食性鱼类的天然饵料。但它们亦可使鱼缸壁及缸内的珊瑚沙、石英沙、礁石上的颜色慢慢变深,直至变成褐色,影响观赏效果。因此,要控制养殖水体硅藻的适宜数量。

硅藻(Diatom)又称糊藻,属硅藻门,约有个属,多种,大小3.5~4毫米,一般以直径为20~30徽米的硅藻最为常见。硅藻是一类具有色素体的单细胞植物,常由几个或很多细胞个体连结成丝状体及各式各样的群体。细胞核1个,常位于细胞中央;营养体无鞭毛,精子具鞭毛,为茸鞭型,硅藻形态多种多样,有圆形、多角形、纺锤形、S形、新月形和弓形等,可生长于淡水、海水、潮湿地表、岩石、植物和水箱壁等处,并在固体表面滑行,根据硅藻的生活方式,可分为底栖性硅藻和浮游性硅藻。在水族箱中常见的为底栖性硅藻,如舟形藻(Navicutasp.)、阔舟硅藻(NavicutalatissimaGregory)、月形藻(Amphorasp.)、卵形藻(Cocconeissp.)和东方弯杆藻(AchnanthesOrientalisHustedt)等。硅藻以分裂繁殖为主,在自然界中硅藻的繁殖很快,有些种类每隔4小时左右就能繁殖1倍,甚至在几天之内就能生成亿万个后代,在条件合适的鱼缸中也有这种情况发生。

造成观赏鱼养殖水体硅藻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设缸时,水族箱底砂未洗净,是造成砂藻发生的主因,尤其冬天设缸时最容易发生;

2、设缸初期过滤系统尚未健全,有益微生物未能正常生长繁殖。

3、水中硝酸盐类过高。

4、水中有机物分解不完全;

5、光照因素。光照强度~0勒克斯最适于底栖性硅藻生长,该强度相当于40瓦的日光灯,这也正是鱼缸中的正常光照强度,因此鱼缸中很容易出现硅藻。通常硅藻在3℃以下就很难繁殖,而水草和珊瑚礁生物一般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由它带来的硅藻在24~27℃最容易繁殖,这就是为何夏季水族箱中硅藻容易繁殖的缘由。

防治措施:利用以藻为食的鱼类、螺类或虾类来消灭,这是防除藻类的有效途径。如胡子异型和鞭尾鱼均是吞食硅藻最有效的理想鱼种。

二、青苔

青苔是丝状绿藻的总称,俗称“养胎衣”,包括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三个类群。青苔喜生长于鱼池透明度高的浅水处,遇合适生态条件(水温20℃左右)即开始生长,早期长成一缕缕深绿色细丝,似毛发状附着于水底,手摸有发黏感;以后逐渐繁殖,如网状悬浮于水中;衰老后变为棉絮状,漂浮于水面,呈黄绿色。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生期多在5~9月。

危害:青苔大量繁殖时严重消耗水体中的无机盐类,使池水中正常营养物质代谢遭到破坏,水质变得清瘦,鱼苗种所需浮游生物不能大量繁殖,影响观赏鱼类的摄食和活动,从而影响其生长,降低成活率;同时,大量藻体青苔附着观赏鱼体表,影响其生长和商品价值,当鱼苗或小鱼种钻入青苔后,常常被乱丝缠绕,不能游出而使其死亡;另外,青苔在池中死亡分解,产生硫化氢和羟胺等有毒物质,提高池中氨氮的含量,降低水中溶解氧,从而造成观赏鱼缺氧中毒。

预防

1)用生石灰彻底清池,可杀灭青苔。清池后使池水保持在1米以上的深度,使青苔不能大量繁殖。

2)在纳水前对鱼池进行彻底消毒,纳水后及时使水体呈现黄绿色,透明度控制在25~35厘米,使饵料生物尽快繁殖起来,从而控制青苔生长。

3)在水温较低季节放鱼苗时,不宜马上栽种水草作遮荫物,以防带入青苔。

4)及时换水,避免水中有机物含量过高。

5)投放鱼苗前每立方米水体用75克草木灰覆盖在青苔上,使其得不到阳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大量死亡。

治疗

1)青苔大量繁殖时,可在晴天下午捞出池底的青苔,然后根据池水的肥瘦,施用75~克的有机肥。

2)全池按每立方米0.7~1克的浓度泼洒硫酸铜,着重在青苔密布处,施药的同时用工具不断搅动青苔,可有效将其杀灭。2天后换水,以免造成青苔死亡后分解产生其他有害气体恶化水质。

3)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膏粉80克,分3次在下午喂鱼后均匀全池泼洒投药后注水10~20厘米,每次间隔3~4天,若青苔严重时用量可增加至克;此法一般不会使水体变瘦,也不会造成缺氧,因此杀灭效果较为显著。

4)在藻体聚集处撒生石灰,每平方米~克,通过突然改变局部水体的pH杀灭青苔。

5)使用新型水质改良剂一苔藻净(上海中鱼科技研究所研制),每立方米水体用0.75克,一次即可杀灭。

6)若用传统方法如硫酸铜全池泼洒法和草木灰覆盖法效果不理想时,可使用漂白粉点杀法,即选择无风睛天上午,将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加水稀释,按青泥苔顶部逐堆点浇,如有漏网之“苔”,隔天再补浇一次,利用漂白粉强烈的杀伤力使青泥苔变性发白,最后死亡,效果很好。

诊疗注意事项

使用药物灭藻时,应选择连续晴好的天气,并在上午进行,用药后及时打开增氧机。若灭藻的同时每立方米泼洒4.5~7.5克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效果更好。

三、水网藻

水网藻俗称绿丝毛藻,属水网藻科。藻体由很多长圆筒形细胞相互连接构成网状体,每一“网孔”由5~6个细胞连接而成。由于它的集结像网袋,因此称为水网藻。该藻喜欢生长于有机质丰富的肥水中,通常发生于春季。

危害与青苔相似。防治措施与青苔相同。

四、小三毛金藻

小三毛金藻又称土栖藻,属金藻门,三毛金藻科,为冷水性单细胞藻类,藻体卵圆、长椭圆形或球形,易变形,大小6~15毫米×5-13.5毫米,细胞前端顶生3根鞭毛,体内有2片黄绿色色素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春、秋、冬季,因此时水温较低,其他藻类受低温影响,繁殖缓慢,数量较少,而小三毛金藻能耐低温而成为优势种,引起危害。夏季一般发生较少,因夏季水温高,蓝藻和绿藻等其他藻类大量繁殖,从而抑制了小三毛金藻的发展,但当水质条件适合小三毛金藻繁衍,尤其是总氨含量低时,蓝藻及绿藻不能成为优势种,则仍可发生小三毛金藻危害。小三毛金藻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盐碱地带的池中。状素条、塘、水库,观赏鱼类、养殖鱼类、野杂鱼及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均可受影响。

症状与危害:小三毛金藻可产生鱼毒素、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和溶血毒素等多种毒素,引起鱼类中毒。发病初期,水中毒性较小时,观赏鱼多在早上开始表现焦躁不安素条盐体直呼吸频率加快,游动急促,方向不定,不久就趋于平静。反应逐渐迟钝,鱼开始向鱼池的浅水角落集中,少数鱼静止不动,排列无规则,受到惊扰,即游向深水处,不久又返回。鱼体分泌大量黏液,胸鳍基部充血明显,各鳍基部逐渐都充血,鱼体后部颜色变淡,反应更为迟钝而平静,呼吸频率逐渐减少。随着中毒时间的延长,自胸鳍以后的鱼体麻痹、僵直、尾鳍、背鳍、腹鳍都不能摆动,只有胸鳍尚能摆动,但不能前进,触之无反应,鳃盖、眼眶周围、下颌、体表充血,红斑大小不一,有的连成片;鱼布满池的四角及浅水处,一般头朝岸边,排列整齐,在水面下静止不动,但不浮头,受到惊扰也毫无反应,这时呼吸极其微弱,每分钟22次或更少,濒死前出现间歇性的挣扎呼吸,不久即失去平衡而死,但也有鱼只死亡后仍保持自然状态。

诊断要点:

1、现场诊断根据发病时间、流行病学特点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2、实验室诊断当水中小三毛金藻的密度超过每升0万个时,水呈淡黄褐色,能引起观赏鱼死亡,故实验室诊断时应使用显微镜计算其数量,同时检查病鱼的鳃和内脏器官有无传染病的症状和寄生虫寄生。

预防措施

1)冬季和早春保持池水适当的肥度是预防小三毛金藻中毒的最好方法,因水质较肥时有益藻类繁殖速度快,可有效抑制小三毛金藻的滋,免其危害。

2)当水中总氨含量超过0.25克/米时,小三毛金藻便不能在鱼池中成为优势种,因此在水体透明度较高时,可定期少量多次地向池中施撒铵盐类化肥、尿素、氮水、氮磷复合肥及有机肥,使总氨稳定在0.25~1克/米水体,即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发生小三毛金藻中毒症,可采取以下治疗。

1)对刚出现小、三毛金藻中毒症状的观赏鱼,可将其转移到水质较肥的鱼池中或注入新水,可有效缓解中毒症状。

2)按照每立方米0.7~1克的浓度全池泼洒硫酸铜,第二天再全池遍洒0.3%黏土泥浆水,利用黏土颗粒的极性吸附毒素,可以大大缓解鱼类的中毒症状,并在12~24小时内使其恢复正常。但硫酸铜仅具有抑制小三毛金藻分泌毒素的机能,或是减弱鱼毒素的活性,但并不能将其杀灭,当药效减弱时,在一定条件下又可发病。

3)当发现水中的三毛金藻的数量较多时,可全池遍洒含氨20%左右的铵盐类药物(如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每立方米水体20克,或每立方米水体12克尿素,使水中铵离子达每立方米0.06~0.1克,可使三毛金藻膨胀解体,直至全部死亡。但对氨敏感的鱼苗、鱼种要慎重使用。

诊疗注意事项——鉴别诊断

注意与泛池相区别。小三毛金藻中毒不呈现浮头现象,而是在水面下静止不动,并且水中的溶解氧含量较高,透明度较大,镜检水中有大量的三毛金藻,中毒鱼的鳍基部及鳃盖、眼眶周围充血。

今天内容就到这里,若是水族箱发生以上藻类,不仿借鉴一下哦,希望可以帮助到各位鱼友,如有不足之处还望各位前辈指教。

1
查看完整版本: 鱼池滋生大量藻类怎么办不怕,这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