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吃动物》这本书的第三讲,
昨天我们重点说了工业化养殖的现状
今天,让我们来做一场“说文解字”吧
为什么要说文解字呢?
这就和我们“学英语要先学单词”是一个道理,若想全面地了解工业化养殖,我们自然就要系统地了解这个领域内的词汇了,不是吗?
如果现在有一本《吃动物词典》或者《工业化养殖词汇大全》,那么里面一定记满了很多我们看不懂的专业名词。
但没关系,
我们今天就来一个一个给你解释。
事实上在这个领域里,很多词汇根本就不是用来方便交流的,而是用来模糊概念、甚至是刻意误导和遮掩的。
比如“小牛肉”,可以让我们忘记它们曾是活生生的牛;还有“放养”,这个词不知道安抚了多少吃动物会感到不安的人;农场宣传册上的“快乐”,正好意味着它的反面;而包装盒上的“天然”,则纯粹就是个笑话。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说:
先说第一个,
动物
既然是《吃动物词典》,我们就要先明确一个词,那就是动物。
请问什么是动物呢?
其实并不是所有文化中都有着与“动物”一词相对应的概念,比如在《圣经》里,就没有与英文animal相对应的词,《圣经》里只有creature,也就是“生物”。
根据字典的定义:
人类既是动物,又不是动物。人类当然是动物界中的一员,人是高级灵长类动物,但我们经常用“动物”来指代“除人类以外的其他生命”。
可是,动物到底是什么呢?
人类学家提姆·英格尔德,向人类学、考古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和神学等多个领域的学者们提出过这个问题,答案五花八门,根本无法达成一致,但所有答案都有一点重要的共识,那就是:对动物这个观念的客观审视,必定会揭露人类自我认知中的敏感区与盲点。
也就是说,追问“动物是什么?”就必定会触及我们对自身的理解,也就是:那么人类又是什么?
说得再清楚一些就是,人和动物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人和石头的差距那么大,因此人类自以为是所有生命的主人,自以为自己更高级,甚至高级到可以主宰动物的生死,是一件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
这就是第一点:我们要吃动物,可我们无法准确区分“人与动物”。
所以我们并不会吃“除人类以外的所有动物”,不是吗?大部分我们都是不吃的,吃的也就那几种。
这也就是说,我们吃动物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动物”这么简单。它其实来自人类久远以来的文化与意识的传承。
好,下面我们说第二个词,
人格例外论
这个词就是“人吃动物”的文化中传承下来的意识之一,指的就是人类不承认“动物与人类有着相似的感受”——
人们觉得动物没有情感、不会孤单、不会悲伤、不会开心,所以我们可以随意对待。
可是,人们对待自己的宠物时,就反而会觉得它们和我们一样;吃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觉得。
下面这个漫画就能很好地表现这种情形。
接下来我们说第三个,
层架式鸡笼
这是工业化养殖的里程碑式的“伟大”发明,当然,这个伟大是加引号的。
标准的鸡笼,平均每只鸡能占有的面积约为0.04平方米,这相当于书本的一页纸和一张A4纸之间的大小。
这些笼子就像堆积木一样一层摞一层,通常的养殖场有3-9层,而日本的世界纪录是18层。
哈,18层,这不就是地狱吗?
那么处在里面的鸡是什么感觉呢?
你可以想象自己置身于一部——比棺材还要小的水泄不通的电梯里面,在这部电梯里,你无法转身、也坐不下来,你在里面只能站着,当然了,里面也没有卫生间,你将一直生活在自己的排泄物周围。
那可想而知,用不了多久,电梯中的人就会丧失心智,有人开始发狂、有人变得暴力......
可是,没有电梯维修工会来解救你,电梯门只会打开一次,就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刻,目的是要把你送往一个比这里更可怕的地方。
这就是工业化下,鸡们的处境。
好,我们继续第四个,
鸡
工业化养殖下的鸡可以分为两种:
蛋鸡和肉鸡。
虽然它们都叫鸡,但身体形状与新陈代谢、以及用途都完全不同。
经过人类的基因改造后,
蛋鸡专门下蛋,肉鸡专门产肉。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蛋鸡的产蛋量翻了一番,而肉鸡能长到原来的两倍大,且时间只需要原先的一半。
鸡的寿命通常为15-20年,但现在的肉鸡普遍只能活6周。
而那些无法下蛋的雄性蛋鸡,则会一律被处死,在美国,每年约有2.5亿只,死因,就因为它们是公的。
死法也有很多种,大多数会被电死,或者被扔进大型的塑料容器里,然后盖上盖子,最底部的会直接被压死,而顶部的则是全部慢慢窒息而死,连电费都省下了。
再或者,就是被活生生的送进绞碎机里,嗯...你可以想象一台超大型的破壁机里,刀片快速旋转着,然后里面塞满了小鸡...就像攉水泥一样,你能想象吗?
好,说完鸡,再说说鱼,
下面我们说第五个,
混获(Bycatch)
这个词你也许比较陌生,混获,指的就是“意外捕获的海洋生物”,就是说,本来想捕虾,但有很多其他的生物一起混进来了。
还是以虾为例,因为捕虾的网眼儿很小,所以每次捕捞,都会混有80-90%的其他生物一起被抓,不是已经死亡,就是奄奄一息。
捕虾混获到现在已经导致了多个物种濒危,虾这种生物,仅占全球海洋生物总量的2%,而“捕虾混获”居然占到了全球混获总量的33%。
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更别提反思混获了,我记得以前看到过《英国卫报》上的一项研究说,人们为了减少混获这个大难题,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捕鱼网,就是在网上装上LED探照灯,好让那些意外被捕的生物借着灯光逃出去。
哈....对此我忍不住吐槽一句:你说网眼儿就那么小,它们逃不出去的原因,真的是因为光线不足吗?
如果要再食品包装上标注,为了捕获盘中的食物有多少生物白白牺牲,那么这个包装袋上就要写:每捕获1千克虾,就有26千克海洋生物被杀死,并扔回海里。
其他鱼类也是如此,比如捕获金枪鱼时,常见的附带牺牲品就多大种。
想象一盘刚刚端上来的寿司,如果要把所有因盘中寿司而死的动物都装进来的话,这个盘子的直径至少要1.5米才行。
所以吃海鲜的成本,
人类是真的负担不起。
好,我们继续说第六个,
CFE
这个叫做《农场免责法案》(CommonFarmingExemptions),内容可以说是荒谬绝伦,有多荒谬呢?
你来听听:
根据这个法案,只要符合“行业惯例”,任何饲养动物的方式都是合法的。也就是说,这个法案的核心作用就是农场主,更准确地说是企业,有权自行定义——何谓“残忍”。
在法案的庇护下,《动物福利法》无权禁止或干涉动物饲养业的运作,包括动物的饲育、管理、喂食、圈养与运输。
举个例子:
我们上面说了,如果符合“行业惯例”,那就是合法的,可是,这个“惯例”,到底是什么呢?
比如,如果整个行业在屠宰动物时,从来都不使用镇静剂,那么这种做法就会自动受到法律保护。
因此在畜牧业里,
从来如此,便是对的。
不止是对的,还受法律保护。
我想鲁迅对此肯定是第一个不同意!
那么,更多的场景,
你就可以自行想象了...
好,下面我们说第七个,
倒下的动物
养殖厂里,很多动物早就得了精神病,且健康状况极度不佳,它们还没等到被杀,就自己因病倒地了。
而农场主面对那些倒地不起的动物,当然就是弃之一旁了,于是它们就那么缓慢而痛苦的死去...
根据基本的《动物福利法》,人们至少应该给那些生病倒地的动物实施安乐死,可是这东西花钱啊,倒地的动物又毫无价值,于是被扔到一旁或直接被丢进垃圾箱,自生自灭。
而多数农场都是这样的,这是惯例~
所以根据CFE,这种行为完全合法。
你可以算算,就美国,每年就有20万头牛自己倒地不起,相当于我打出这一段的文字时,就有2头牛死去了。那么全球又有多少动物是这么死去的呢?
好,接下来我们说第八个,
环境保护主义
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我们的饮食结构对气候变暖的影响不亚于交通运输。
近年来,“联合国”和“皮尤研究中心”的多项权威研究都证实:动物养殖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确确实实要大于交通运输。
顺便说一下,这个皮尤研究中心,是一家美国独立的民调机构,它和联合国一样,是个无任何倾向性的机构。
数据显示:动物养殖业,也就是畜牧业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8%。
比交通排放总量——包括所有汽车、飞机、火车和船加起来,还要高出40%。
你也许会想,没这么夸张吧?
这都快达到所有交通运输的两倍了。
但这一点都不奇怪,现今全球的汽车保有量才10亿台左右,而动物每年都会死千百亿只,所以多很多,也是正常的。
有些读者可能会问,我看到很多数据,说畜牧业的排放量已经达到50%以上了啊,为什么这里只有18%呢?
嗯...因为温室气体是个很大的概念,所以要看到底是哪种温室气体,
比如:如果只看甲烷,那么畜牧业的排放量占全球的37%,可如果只看一氧化二氮,就会变成65%都来自畜牧业。
而甲烷和一氧化二氮,比我们常说的二氧化碳可要厉害多了,甲烷导致全球变暖的潜能是二氧化碳的23倍,而一氧化二氮,则是二氧化碳的倍。
总之,根据联合国的总结:
畜牧业在危害环境的因素中妥妥地排前三。
不过,畜牧业带来的危害不止温室气体,它还带来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问题。(请注意,这都仅仅限于环境问题,世界饥饿与贫困的问题我们还提都没提呢。)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关心环境,并且相信联合国的研究结果,你就必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