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线24小时内观看破百万的新冠病毒纪录片 [复制链接]

1#
戳蓝字“村尾会”
  韩信道:“我为汉祖立下十大功劳,谁知汉祖得了天下,不念前功,将我贬爵。吕后又与萧何定计,哄我到长乐宫,不由分说,叫武士缚住斩了,诬以反叛。我自思无罪,受此惨祸,三百余年,含冤未报,乞望阎君明断。”

重湘道:“你既为元帅,岂无商量帮助之人?”韩信道:“曾有一个*师,叫蒯通,奈何有始无终,半途而去。”重湘叫*吏拘蒯通来审。

重湘问:“韩信说你有始无终,半途而逃,不尽*师之职,是何道理?”

蒯通道:“非我有始无终,韩信不听我的,奈何?当初我劝他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韩信不从,反怪我教唆谋叛。”

重湘问韩信道:“你为何不听蒯通之言?”

韩信说:“有一算命先生许复,算我有七十二岁之寿,功名善终,所以不忍背汉。谁知夭亡,只有三十二岁。”


  再拘许复来审:“韩信只有三十二岁,你怎么算他有七十二岁?你做术士的,只图哄人钱财,误人终身,可恨!”

许复道:“据理推算,韩信应该七十二岁。但他杀机太深,短折了寿命。当初韩信弃楚归汉迷了路,遇两个樵夫指引,韩信恐走漏消息,拔剑回步,杀了樵夫。乃忘恩负义。后又十面埋伏,杀尽楚兵百万。故折寿四十年。非我推算不准也。”


  重湘问道:“韩信,你还有辩么?”韩信道:“当初萧何荐我为将,后又设计害我。至今心上不平。”重湘道:“也罢,唤萧何来与你审个明白。”


  重湘问:“萧何,你怎么反复无常,又荐他,又害他?”萧何答道:“当初韩信怀才不遇,汉皇缺少大将,两得其便。谁知后来汉皇变心,妒忌韩信了得。娘娘说韩信谋反,臣惧怕娘娘威令,只得画下计策,实无害他之心。”

大梁王彭越来告状:“我有功无罪。只因高祖征边去了,吕后宣我入宫议事。我进得宫时,宫门落锁。三杯酒罢,吕后淫心顿起,要与我讲枕席之欢。我执意不从。吕后大怒,喝教乱锥打死,煮作肉酱,说我谋反,好不冤枉!”


  九江王英布告道:“汉家江山,都是我与韩信、彭越三人挣下的,并无半点叛心。一日吕娘娘赐我肉酱一瓶,乃大梁王彭越之肉也。我将使臣斩首。吕后差人取我首级。我屈死无申,伏望阎君明断。”

重湘问:“刘邦还有辩么?”汉皇刘邦顿口无言。重湘道:“看来都是刘邦之过。三贤死得可怜,寡人做主,把汉家天下分与你三人,报生前汗马功劳。”这时,项羽来告王翳、杨喜、夏广、吕马童、吕胜、杨武等六人。重湘道:“灭你者韩信,你如何反告此六将?”

项羽道:“是我不识英雄,以致韩信弃我而去,不怪他。我兵败垓下,溃围逃命,遇到个田夫,问他那一条是大路?田夫答左边。我望左走,不期走了死路。那田夫乃夏广,化装了害我。我杀出重围,来到乌江渡口,遇了故人吕马童,指望他放我一路。他同着四将,逼我自刎,分裂肢体,各去请功。故此心中不服。”


  重湘点头道是:“那六将原无斗战之功,止乘项羽兵败力竭,逼之自刎,袭取封侯,甚为侥幸。”唤判官将名册拿来,一一发落,各去投胎出世:

“韩信,你尽忠报国,替汉家夺下大半江山,却含冤而死。发你托生为曹操。先为汉相,后为魏王,享有汉家山河之半。那时威权盖世,任你报前世之仇。当身不得称帝,明你无叛汉之心。子受汉禅,追尊你为武帝,偿还你十大功劳也。”


  又唤过汉祖刘邦发落:“你来生仍投入汉家,立为献帝,一生被曹操欺侮,胆战*惊,坐卧不安,度日如年。因你前世君负臣,来生臣欺君以相报。”


  唤吕后发落:“你在伏家投胎,仍做献帝之后,被曹操千磨百难,将红罗勒死宫中,以报长乐宫杀信之仇。”


  叫萧何发落:“你投胎为杨修。官为曹操主簿,大俸大禄,以报三荐之恩,后为曹操所杀。前生你哄韩信入长乐宫,来生偿其命也。”


  又唤九江王英布:“发你投胎为孙权。做吴王,享有一国之富贵。”


  又唤大梁王彭越:“你是个正直人,发你投胎为刘备,后为蜀帝,与曹操、孙权三分鼎足。曹氏灭汉,你续汉家之后,乃表汝之忠心也。”

彭越道:“天下大乱之时,西蜀一隅之地,怎能敌得过吴、魏?”

重湘道:“我判几个人扶助你就是了。”乃唤蒯通:“你足智多谋,发你托生为诸葛亮,号卧龙,做刘备*师,共立江山。你还做三分天下。”


  又唤许复:“你算韩信七十二岁,而只有三十二岁。发你襄阳投胎为庞统,号为凤雏,帮刘备取西川。三十二岁死于落凤坡,与韩信同寿,为算命不准之报。”

唤过樊哙:“发你投胎为张飞。”又唤项羽:“发你只改姓不改名,为关羽。你二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与刘备共立基业。樊哙不该纵妻助吕后为虐。项羽不该杀害秦王子婴,火烧咸阳,二人都注定凶死。但项羽不杀太公,不污吕后,不于酒席上暗算人。有此三德,注定来生义勇刚直,死后封神。”


  又唤丁公上来:“你托生为周瑜,孙权手下为将,被诸葛亮气死,寿止三十五。原你事项羽不了,来生事孙权亦不了也。”


  再唤项伯、雍齿过来:“你两人皆项羽之罪人。发你来生一个改名颜良,一个改名文丑,皆为关羽所斩,以泄前世之恨。”又发六将于曹操部下,使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以泄前生乌江逼命之恨。


  重湘又将有屈死不甘者,怀才未尽者,都发在三国时投胎出世。如此之类,不可细述。判官一一细注明白,何州、何县、何乡,姓甚名谁,几时生,几时死,清清楚楚。恩将恩报,仇将仇报,分毫不错。阎王叹服,替他转呈上界。


  玉帝见了,赞道:“三百余年冤案,亏他六个时辰断明,真乃天下奇才也。司马貌有经天纬地之才,来生宜赐王侯之位,改名不改姓,仍托生于司马之家,为司马懿,一生出将入相,传位子孙,吞并三国,国号曰晋。”

(1)皇权VS相权

开国皇帝夺取天下,并不是皇帝他一个人的功劳,而是皇帝和他的战友这一群人共同的功劳,因此,这一群人成为国家机器的最高决策者,而不是皇帝一个人。

皇帝和他的战友们属于合伙人关系,胜利果实,大家当然都有份,各自按股分成,都占有一定的不同比例的份额,合伙人根据功劳的大小,担任不同级别的官员。

皇帝与官员共同成为国家的最高决策者。在官员里面,又有级别大小之分,最大的是相,居百官之首,相的权利仅次于皇的权利。

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必然导致三种结果:增值、保本、亏损。

正常人的行为选择与动机,从主观上讲,都是要使自己增值,或是退而求其次保本,最不愿意接受的是亏损。

因此,老百姓有使自己增值的欲望,便想做官。做官的有使自己增值的欲望,便想做相。而做相的,也同样有着使自己增值的欲望。

做相的如果再继续增值,就意味着:做皇的正在亏损。

所以,皇权与相权之间,必有矛盾,有矛盾就必有斗争,而斗争的结果:要么是相权窃取了皇权,要么就是皇权侵害了相权。究竟何方可以胜出?万古不变的规律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无论你是谁。至于封建礼教忠孝节义嘛,嘿嘿,很难约束得了的。

不是说没有忠心的人,而是这一方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实在是不太靠谱。只有实力,才是唯一可信的凭据。

丞相一职,秦时由一人担任,有时也由左右两丞相担任,权利是相当大的。汉时,皇帝在与丞相的博弈中,抓住机会分两步将相权彻底整垮。

首先是瓦解。皇帝将原本集中的相权,拆开分成了若干股,由三公九卿各持股若干份,将丞相的权利分散,由多人担任,使之再无法与皇权抗衡。

其次是架空。皇帝又私设一个“内朝”,选用自己最亲信的人,组成宫中决策机构。“内朝”对“外朝”发号施令,“外朝”即三公九卿,仅剩个名分,已无决策权,只能做些传达、执行之类的事。从此,*府高级官员的权利被皇帝剥夺了,本属合伙的权利,最终落到了皇帝一人的手中。

这一回合较量的时间跨度是很长的,总之,最后的胜利者是皇帝,而丞相被淘汰,凉在了一边。

皇权虽然巩固了,但他的“内朝”内部又分裂成了外戚、宦官两股势力。这是在战胜相权过程中留下的后遗症。

老皇帝死了,小皇帝继位,年幼不能决策天下事,就由他的妈来主持朝*,他的妈也不过20几岁,就委托她娘家的兄弟(皇帝的舅舅)来主持朝*,称为外戚,一般都是封的大将*,位在三公之上。他们的主要责任,是防止其他任何官员以任何形式窃取皇权。

外戚与小皇帝是有血缘关系的,能守住皇权,外戚是有功的。可问题是,小皇帝长大后,舅舅家族的势力也日益庞大,自己曾委托给舅舅的权利如何收回?他就只有依靠自己身边的宦官了,也就是太监,这些太监一直看护着小皇帝长大成人,肯定要比亲爹还亲,他们帮助皇帝夺权成功后,得到的封赏,“超登公卿之位”。

太监和皇帝共同扳倒外戚后,权利又回到皇帝手中,当然,也有太监的份。新皇帝总是要娶妻生子的,妻子的兄弟多数又是封大将*,又成为新的外戚。

汉灵帝统治时期的格局为/p>

1.皇帝和他手下的太监,最具实力,处于“甲”的位置,

2.皇帝的舅官何进,新封的大将*,也较有实力,处于“乙”的位置,

3.三公九卿、文武百官,虽然人多,其实实力最小,处于“丙”的位置。

这三方力量中,甲乙两个强方都是自家人,最铁的人,为内朝。丙为外朝,其实只有两方。皇帝再无能,皇权也是稳固的。

三公九卿尽管一直被凉在一边,但他们还是会瞅准时机,与皇权相博。三国演义第一回提到汉灵帝在位时发生的一系列的灾异现象/p>

1.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下来,蟠于椅上。把皇帝惊倒,百官俱奔避。

2.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半夜方止,毁坏房屋无数。

3.洛阳地震;

4.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5.母鸡变公鸡。

6.黑气十余丈,飞入温雄殿中。

7.五原山岸,尽皆崩裂。

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十年中发生这些怪异现象,应该也算正常,但官员中一个议郎上疏皇帝,不说别的,只说母鸡变公鸡这件事是太监干*所导致的。

母鸡变公鸡是否属实?即使属实,也和太监没有半点关系。这件事反映了:官员中有人企图打击太监,而太监行使的权利是“皇权”,打击太监就有可能被说成是挑战皇权。也许他的立场是对的,但方法绝对是错误。

从博弈优选策略的角度来看,做为弱势的丙方,直接攻击强势的甲方,这是在找死。结果,这个官员很快就遭到了陷害。

(2)*巾*VS朝廷

尽管有些太监坏到了极点,但太监行使的权利是“皇权”,任何官员胆敢得罪太监,就等于是冒犯皇上。因为皇权神圣不可侵犯。

太监帮皇帝夺回权利,有功该赏,太监的势力发展迅猛,极为猖狂,以至朝*日非,民不聊生,最终酿成了东汉末年的*巾*大起义。

*巾*的领袖是冀州钜鹿郡人张角。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以宗教领袖自居,四方授徒,施符治病,信众日多,各地百姓为去拜见张教主,仅死在半路上的就不计其数,足见其影响力之大。

东汉皇帝的地盘共计有13个州,而张的教徒则遍布青、幽、徐、冀、荆、扬、兖、豫,这东部的8个州。

张角将徒众编成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四方百姓,蜂涌而至,头裹*巾,从张角反者达四五十万。张角自称“天公将*”,还有两弟,张宝称“地公将*”,张梁称“人公将*”。声势浩大,打的各州官府望风而靡。

民间有人造反,皇帝就命他的舅官大将*何进镇压起义*。由于朝廷的*队数量不够,不足于消灭义*,大将*何进做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部署/p>

1.启奏皇帝,火速降诏,传圣旨给各州官员,令他们自行招兵买马,各处备御,讨贼立功。

2.派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俊,各引精兵分三路讨之。

朝廷的*队与地方的*队两方合击起义*。

在何进对张角的这场博弈中,张角是占优势的,就是人多,除此之外,好像没有别的什么优势。而且,作为领导人的张角在布局阶段存在明显的漏洞/p>

1.暗中送钱,结交太监封谞,为内应。

2.造反之前,派弟子唐周去给太监报信。

这里面存在至少如下变数/p>

1.唐周可能去报信,也可能去告密,两个选择。

2.太监有可能支持,也可能不支持,两个选择。

这件事要成功,先要唐周选择不告密,太监接到信后,再选择支持。因此,成功的概率最多只有25%。已失算。

张角送金钱给太监,如果只是为了传教,应该是有效的,太监帮这个忙是举手之劳。如果为了造反,就很难说了,皇帝一倒,太监也没权了,就算张角当了皇帝,他太监还是个太监(最好的可能只是和原来持平),太监选择支持对自己无利,因此,他选择不支持的可能性会更大。

而派弟子唐周去报信,唐周得什么好处?总之,派去送信的人,地位一般都不会高。而唐周出卖张角,则有可能瞬间获大利,因此,他选择告密的可能性会更大。

结果,唐周一出门就向朝廷告了密,导致张角的全盘计划被打乱,把个发了大财的太监公公也给害死了。

布局失算,不一定结局失败,但一定会导致中局困难。

(3)刘关张投*

朝廷派出三路大*,与地方上各州官员共同与*巾*对决。各州的官员便有了自行招兵买马的实权。

最北方的幽州,太守刘焉,出榜至本州各县招募义兵。榜文发到涿县,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拜为兄弟来投*。

刘备,28岁,编席子、卖鞋子为生。关羽,至少27岁前就杀过人,流窜至涿县,职业不明。张飞,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为业。

张飞有钱,由他投资,招了个乡勇,但是没有马,没有兵器。

他们都是社会最底层人员,且都有自己谋生的手段,如果没有*巾起义,他们还会继续原有的生活,刘备继续卖鞋,关羽继续亡命江湖,张飞继续杀猪卖酒。

现在突然要改行,就说明:

要么是原行业做不下去了,要么是新行业比原行业获利更大,

通常是这两种情况,总之,不会无缘无故的改行。

改行做什么?他们其实有两个选择:

1.投靠官府,去剿贼。

2.投*巾*,参加革命。

这两个行业是对立的,不能兼职,选哪边?当时的实际情况是革命*的势力大,*府*的势力小,而他们兄弟三又是社会最底层人员,按说,投身革命的可能性会更大。

但*府*开的价高,价格高者优先成交,这在哪都是的。皇帝的圣旨上明文写着杀贼者立功,立了功当然有官做。而革命*可能只管饭,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为争夺生存权而战的。从战争结束后的情况看,因杀贼而升官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刘备这个小贩,也当上了市长,这种机会真的极少,可见朝廷还是下了本的。

另外,有两个大商家听说他们要投*杀贼,一次性赞助了50匹马,两金银,1斤镔铁打兵器。不需要高瞻远瞩,就可以看清楚:投*府*赚头更大。

三兄弟得到赞助后,又招了人,一共人,来投幽州太守,太守大喜。太守刘焉,乃汉鲁恭王之后,而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扯得上是亲戚,刘焉遂认刘备为侄。

刘焉喜的当然不是得了这个侄儿,而是这兵。这个侄儿和他没什么关系的。

不数日,革命*5万来攻,刘焉只派刘备的这人去打,风险奇大,刘备欣然领*前进。虽然不太合理,但也没有多大矛盾。

1.刘焉派刘备出战,可以尽量保存自己的实力。

2.刘备奉命出战,可以获得立功的机会。

尽管不太合理,但不发生利益冲突,且互为有利,所以很容易达成一致。这一仗,关羽、张飞以闪电战快速斩了贼将首领,其余乌合之众一哄而散,刘备捉了许多俘虏,大胜而回。

第二天,青州太守来信求救,说已被围困,不日将陷,刘焉派刘备去青州助战,又叫手下的邹靖带5兵同去。这次又立了一功,解了青州之围。

刘备投*后,新手上阵,居然连立两次大功,且都是以少胜多,若不是*事奇才,则必是运气极佳。

但是,刘备很快就作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到冀州广宗县去,投奔中郎将卢植。于是,邹靖把带来的5人又带回去了,刘关张带着本部兵去了广宗。

书上都是夸他们一出山就立大功,其实不是的,没有功的,为什么?刘备两胜之后,本金还是原来的兵,职位也没有任何变化,他的功在哪?最多只能叫有功无利。照这样干下去,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可以明确地预见得到:

1.刘关张在打胜仗的情况下,没有收益,若是败了,就会被打死。

2.若是没被打死,就会安排到下一次去送死。

3.总有一次会被打死。

跟这样的地方*合作,有什么意思?不如跳槽到中央的正规*去,发展的机会可能会更大一些。地方*不被中央*管,刘备这一走,功劳当然就记在了地方*头上。

由此可见:

1.无论布置多么困难的任务给有进取心的下属,下属都会高兴地接受,或是不情愿地强迫自己接受。工作难度一般不会造成人才流失。

2.对于已得利益的分配不公平,是导致人才流失最直接的原因。

(4)胜利的果实是谁的

中央*分3路:卢植、皇甫嵩、朱俊。革命*也分3路:张角、张宝、张梁。卢植与张角对战于广宗,张角有15万兵,卢植只有5万兵,但抗得住,未分胜负。

刘备三人带着兵来投卢植。卢植大喜,留在帐前听调。

卢植说:“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俊对垒。你引本部人马,我再助你1官*,前去颍川助战。”刘备领命,引*来颍川。

颍川的皇甫嵩、朱俊用计烧散贼*,贼*逃跑,结果遇到也是来助战的曹操,曹操拦住,大杀一阵,斩首万余级,夺得旗幡、金鼓、马匹极多。曹操时任骑都尉,虽说不怎么大,但好歹也是京官,手里有兵,不稀罕俘虏,所以造反者皆被斩杀,只抢夺贵重物资。

刘备来迟了,曹操已经杀过了,他才来。所以,皇甫嵩、朱俊又叫刘备回去,刘备只好再往转走。空跑了两趟,没捞到油水,正在生闲气,忽见路上一囚车,押的竟然是中郎将卢植!刘备大惊,忙问其故。

原来,卢植奉大将*命出征,宫里的太监赶来勒索,此时的太监公公,正如日中天,连大将*都被他们压着,又何况下面的一个中郎将!而卢植没钱给,太监就上奏皇帝,说他高垒不战,惰慢*心,因此朝廷震怒,取卢植回京问罪。又另派一中郎将董卓来代替。

卢植只有5万兵,而张角有15万兵,高垒不战,也说得过去,换个董卓来,也强不到哪里去。董卓战是战了,但被张角杀的大败,幸好是刘关张三人救了董卓一命。董卓见他三人低贱,身无半职,故十分轻视。

刘关张三人本是来投卢植的,现在却要在董卓手下受气,况且奔波了这多时,什么好处也没捞到,张飞就憋不住了:“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别处去也!”

张飞要走,就意味着他的兵也要被抽走,刘备、关羽仅剩,分不得,于是,刘备道:“我三人义同生死,岂可相离?不如都投别处去。”

兄弟三人弃了董卓,又跳槽到朱俊这边。

当时,曹操跟着皇甫嵩讨张梁。皇甫嵩屡胜,而董卓屡败,朝廷也把董卓拿回去审,命皇甫嵩代之,统领两路*马。

革命*这边,张角病死,张梁统其众,也率领两路*马。皇甫嵩连胜七阵,斩了张梁,又把张角从棺材里挖出来割了脑袋,送往京师请赏。朝廷加皇甫嵩为左车骑将*,领冀州牧。曹操有功,任济南相。他们已经结束,班师赴任去了。

朱俊见他们都升了官,便催促*马,急攻张宝。张宝的部下严*见势不妙,刺杀了张宝投降。朱俊遂上表请赏。

三个头领都死了,*巾之乱平息。

紧接着,*巾*的余*又有三人聚众数万,与张角报仇。这一次,朝廷命朱俊一路*马讨伐。

朱俊将贼围困,贼要求投降,在接不接受投降的问题上,分析如下:

1.当年汉高祖刘邦特别优待投降的人,是因为当时缺人,要争取更多的人来,

2.现在不缺人,让他们投降,就是鼓励更多的人造反,一打不赢就可以投降,所以这不是良策,

3.不能接受投降,必须全部剿灭。

决定了全部剿灭,怎样剿,效果最好呢?分析如下:

1.四面围如铁桶,贼不能降,必然死战。我*也必有较大亏损,

2.不如撤去一角,让他们跑。从三面追杀,贼必然只顾逃命,无心恋战,这样杀,我*的伤亡可减少到最小。

这个杀法,是刘备的高论,朱俊采纳了。

这时,扬州的孙坚,一个地方上的小官员,他也和刘备一样,自己组建了一支队伍,他招了1个兵,赶来助战。

正好,朱俊、刘备、孙坚三方合伙夹攻,大胜*巾余*,斩首数万级。

朱俊被封为右车骑将*。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去了。刘备几经周折也谋了个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县尉下面的两个位置由关张占着),这个县尉一职,大概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合伙共有的,只不过是以刘备的名字注册的,所以这三个人吃饭一起吃,睡觉一起睡,发了工资三人一起花。

总之,杀贼立功的人,基本上待遇都比较好。

但是,好景不长。皇帝总是要把临时下放的权利收回的,于是,太监们又开始代表皇帝行使皇权,勒索这些有*功的官员。边勒索,边裁员。勒索是为了私利,裁员是例行公事。如此,大家辛苦了一场,胜利的果实,又流到了太监们的手里。

相关人员的结局如下:

皇甫嵩、朱俊两个车骑将*被撤了职,罢了官。由太监公公担任了车骑将*。

多数官员被裁,封了13个太监为侯。

董卓破*巾无功,朝议欲定罪,但他以重金贿赂太监,不仅幸免,还被封为前将*、西凉刺史,统帅西北大*20万。

曹操的身份比较奇特,父亲是一个太监的养子,所以没怎么动他,当然也有其他原因。

孙坚也有人情,官职未动,长沙又有人造反,太监假传圣旨任命孙坚为长沙太守讨贼,(圣旨是真的,只是没有通过皇帝)。

刘备的这个县尉是三个人分的,所以拿不出多的钱,被裁掉了。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上,一切都得重新再来。

好在革命*此起彼伏,地方上得不停的招兵御敌,故此,机会多多,刘备又因新的*功获得一个平原县令的官职,且颇有钱粮*马。

曹操,下级官员的代表。

孙坚,地方势力的代表。

刘备,草根阶层的代表。

在镇压*巾起义中,他们都是助战的小势力,后来都逐步演变成为中坚力量,的确都属不易。从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创业之初,由于起步基础的不同,导致所遇到的困难是没法比较的。曹操固然很杰出,但他获得好机会的可能性相对要多一些。而刘备则尽是遇到倒霉的事。

在创业阶段,出身的条件比自身能力更加重要。

(5)外戚VS太监

*巾起义平息后,皇帝病危,召大将*何进入宫,商议后事。只要皇帝一死,大将*把持朝*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在这一局中,要决策的项目是:立谁为新皇帝。

有权参与决策的人是:皇帝、太监、大将*这三方内朝的人。而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都是外朝的,他们只能静等通知,不能参与。

皇帝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刘辩,是大将*何进的妹妹何皇后生的。小儿子叫刘协,是王美人生的,王美人死了,刘协就由婆婆(即皇帝的母亲)董太后收养。

这两个儿子,究竟立哪一个?若按制度,长子是合法的继承人。但是皇帝更偏爱小儿子,临死前,决定立小儿子为接班人。

皇帝选择的是小儿子。那么,太监们究竟该怎样选呢?

他们的选择,也是和皇帝一样的,立小儿子刘协为新皇帝。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如何如何地忠于皇帝,而是涉及到他们的已得利益甚至是身家性命,因为:

1.大将*何进一定会选择自己的外甥皇长子刘辩做新皇帝。

2.大儿子刘辩做了皇帝,大将*何进就会把持朝*。

3.何进把持朝*,太监们的利益就会落到何进手里,或死在何进手上。

立小儿子做皇帝,对太监最有利,立大儿子做皇帝,对太监最不利,所以绝对不能让何进的外甥做皇帝。这一选择是太监们的优选策略。正招!

内朝三方人中的两个强势方的意见是一致的:立小儿子刘协做新皇帝。这就等于是通过了,因为大将*何进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改变这一结果。

可问题是:皇帝一死,局势就变成太监、大将*两方了,如果小儿子当了皇帝,大儿子的舅舅大将*何进必然不服,他若生出事端怎么办?一个叫蹇硕的太监说:“若要立刘协为太子,必需先杀何进,以绝后患!”

皇帝说“好。”于是,杀何进,通过了,宣何进入宫。

“强对强”,结果不太好判断。而“强对弱”,就很容易预料。对手越弱,胜算越大。而“弱”又可以分成不同的级别进行排序:

1.略弱2.较弱3.很弱4.极弱

何进的实力比太监们略弱一点点,悬殊不大,真打起来,未必收拾得了。最好的办法是:使何进从“略弱”变为“极弱”,这样方能一击必胜。把何进骗进宫,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暗杀掉,就是以强对极弱,这种做法的胜算概率最高,成本也是最低。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阴险的招数比正大光明的招数更易于获胜。因为阴险的招数导致了信息的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又导致了实力的不对称,实力的不对称导致了最终的胜负结果。这一点是有数据支持的,不管你喜不喜欢。

大将*何进接到通知,兴冲冲地往宫里走,他这一去,必然就是去送死!但意外的事常有,当何进刚走到宫门时,一位官员说:“不能进去,蹇硕公公要杀你哩。”就这一句话,把太监设的局打破了。

何进大惊,急转身回走。马上召集诸大臣商量:太监们要对我下手,我决定杀进宫去,把这帮太监斩尽诛绝!

这一局的决策项目是:杀太监。

参与的决策者是:内朝的大将*何进和外朝的诸位官员,两派人。地点就在何进的私宅内。

这个时候,东汉王朝高层的整体大格局为:

甲方(最强):太监。

乙方(次强):大将*何进。

丙方(较弱):诸位朝廷官员。

乙方如果直接攻击最强的甲方,获胜的把握不怎么确定。因此大将*何进没有单方面采取行动,而是与处于丙方的诸位朝廷官员联合起来共同攻击甲方,这样比较牢靠些。这是优选策略,正招!

乙方丙方联合起来杀太监,一致通过了。但在具体怎么杀的问题上,丙方阵营(朝廷官员)内部却出现了争议,有如下两种看法:

1.所有的太监,全部一次性的斩尽杀绝。(以袁绍为代表。)

2.只杀罪魁祸首,其余的太监不可尽诛。(以曹操为代表。)

他们都各自说出了一套理由,并且都十分有理,究竟哪一种策略更好呢?

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个分析:

1.作为丙方,单独攻击甲方是找死,必须和乙方联合,共同攻击甲方才是正招,这和乙方的选择是一致的,所以双方很容易结盟。

2.结盟后,乙方一定会尽全力攻击甲方,否则,失败的可能性极大。从而导致乙方不得不成为认真履行合同的一方。

3.丙方助乙攻甲,开始也一定是认真的,但如果一举将甲方全部歼灭了,则乙方存在对丙方下手的可能,丙方为了自保,就会私自悔约,放过甲方一马,使甲方喘过气来反扑乙方,丙方再开始认真履行合同对付甲。

4.丙方此一时彼一时,必须见风使舵,方能占据最有利的位置。甲乙两方尽管都会痛恨丙方,但暂时都不会对丙方下手,因为甲要尽全力攻击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乙,乙也要尽全力攻击对自己威胁最大的甲。丙方就是安全的。

5.一直等到甲乙双方斗的两败俱伤之日,便是丙方出面收拾残局之时,一举消灭双方而胜出。

这是三方博弈中,丙方优选策略的基本模型。

袁绍主张将甲方一次性全部消灭,曹操主张只将甲方中带头的人消灭。因此,曹操提出的方案是丙方的优选策略,正招!

但是,对于乙方大将*何进来说,将甲方一次性全部消灭,才是乙方的优选策略。所以,袁绍表态后,将*大喜;而在曹操表态后,将*叱骂曰:“汝小辈,安知朝廷大事!”

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并不存在“对不对”,只存在“对不对味儿”,袁绍对将*的味儿,就是对的,曹操不对将*的味儿,就不对。

大家正在商量,有人来报信:皇帝已经死了,太监们要骗大将*进宫,准备杀掉。说未了,传圣旨的人到了:“宣大将*何进速速入宫!”

(6)大将*是怎么死的

博弈是一门艺术,研究的是如何选择的学问。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结果。

在众多可以选择的条件中,选择最佳策略可以加大胜算的概率。如果斗争的双方采用的都是优选策略,那么,至少可以继续持久的抗衡下去,(即:不败)。如果某一方采用了劣选策略,那么,则很有可能当时就被对手立即吃掉。

所以,我们说:结果始终不太确定,但策略总是可以有优选。

在上一回中,我们分析了太监、大将*、朝廷众官员这三方各自的优选策略:

甲.太监们的优选策略是:杀掉大将*。

乙.大将*的优选策略是:联合众官员,杀掉所有的太监。

丙.众官员的优选策略是:联合大将*,只杀掉小部分太监,使太监们与大将*互相杀伐,然后从中坐收渔人之利。

这是三方各自的优选策略,如果某一方违背了优选策略,失败的概率就会相当大。

众官员里又分两派:

1.袁绍要杀掉所有的太监。

2.曹操要杀掉小部分太监。

因此,曹操的方案是丙方的优选策略,袁绍的方案是丙方的劣选策略。但袁绍的劣选策略正好是乙方大将*的优选策略。所以,大将*只派袁绍带兵杀进去,而不派曹操。袁绍由此获得了执行权,去执行对丙方阵营最不利的方案。

是不是说袁绍没有曹操聪明或狡猾呢?

不是的。袁绍的劣选策略,只是他口头上的,并不代表他的实际行动,而他在执行大将*的任务中,居然又用实际行动作出了和曹操一样的选择!

丙方第一步:

袁绍冲进宫中,只斩杀了太监蹇硕一人,按他自己说的要斩尽杀绝,他却不杀了。跑来对大将*说:“今日可乘势尽诛之。”大将*当然很高兴,好!好!

袁绍若真的要把太监杀尽,就不会给对手丝毫喘气的机会。他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故意放太监一马。

太监们向何皇后(现任太后了)求情。何太后对大将*说:“蹇硕要害你,他已经被杀了,你怎么要把别的太监都杀掉?不是这些太监的提拔,你我兄妹能有今天的富贵吗?”大将*说:“好,算了吧。”

袁绍用实际行动完成了丙方阵营优选策略的第一步,杀了一个太监,留下其余的太监,便于攻击大将*。

丙方第二步:

丙方的第二步是使太监和大将*相互对杀。

太监们三番五次地想扳倒大将*,都没有得逞。大将*想杀太监却碍于妹妹何太后的情面,不好下手。袁绍为大将*出了个主意:“既然您不好意思动手,那就传旨叫下面各个地方*府的头领们带兵来逼宫,太后迫于压力,必然会杀太监。”

大将*道:“此计大妙!”

曹操有不同意见:纷纷招外兵,动静太大,其事不秘,事必不成。

袁绍这一步,其实是个妙招,他就是要让事不成。

1.他的目的不是要杀太监,如果真要杀太监,秘密的方法有多种,不需要招外兵把动静搞那么大。

2.把动静搞大,是在提醒、逼迫太监们快速下手杀大将*!

自小皇帝登基后,大将*上升为甲,太监们下降为乙。若长期斗下去,太监们迟早是要完蛋的,太监们完蛋了,大将*再无牵制,对丙方就极为不利。

袁绍把外兵招来逼宫,太后必然会被迫下令诛杀太监。至此,太监们只剩下唯一的选择:就是抢在外兵逼宫之前,先杀掉大将*!否则没有活路。

如果袁绍不把外兵招来,太监们就还存在与大将*慢慢周旋的余地,选择多多,不一定急着采用暗杀手段。

结果,大将*进宫的时候,被预先埋伏的太监们砍为两段!把脑袋割下来甩到墙外。

大将*遭太监们暗杀,是由袁绍“招外兵来逼宫”这一步棋直接导致的!大将*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袁绍一个人单独完成了丙方阵营优选策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却未被人识破。

丙方第三步:

大将*被太监们暗杀了,局势发生了明确的逆转!丙方阵营的第三步:出面收拾残局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袁绍、曹操、袁术(袁绍弟)率兵冲入宫中,争先恐后,奋勇杀监,且配合默契。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袁绍、曹操斩关入内,将太监们剁为肉泥。宫中火焰冲天。

曹操原先不主张把太监杀尽,现在丝毫不落于人后,见太监就杀,仅有的一点仁慈也没了,为什么?甲方乙方大火拼的机会出现了,丙方阵营等的就是这一天!必须杀干净,以防后患。

不需要商量,大家不约而同地做,就连以前罢了职的官员也赶来助战。

所有的太监们被斩尽杀绝。杀完了太监,再杀太监的家族,尽皆灭族。杀完了太监的家族,再杀到大将*的家族,大将*的弟弟也以勾结太监谋害兄长的罪名而砍为齑粉。

皇帝内朝的外戚、太监这两股强大的势力,在一夜之间,被杀得片甲不留,成为永远的历史。在这一局中,作为弱势的丙方阵营,即朝廷的众位官员,大获全胜!

记住他:袁绍。

(7)董卓进京

一夜之间,皇帝内朝的外戚、太监全部都灰飞湮灭了,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变局。现在,只剩下外朝的众官员们,群龙无首,秩序混乱。

以前,大量的要职一直是被外戚与太监们占据着,今夜,他们统统被杀掉之后,所空出来的职位,就成为众官员们的胜利果实,几乎人人都有获得晋升的机会。

这一局,要决策的项目是:面对这一大堆胜利果实,大家究竟该怎样分配?

首先要说明两点:

1.无论怎么分配,一定会有人感到不公。因为从来都没有绝对的公平。

2.无论怎么分配,一定会有人获得最大的份额。也就是说,一定会产生一个新的把持朝*的人出来。

人人都希望分配的多一些,实力强的人希望按实力大小进行分配,资格老的人希望按排资论辈进行分配,功劳大的人希望按功劳大小进行分配。

究竟按什么原则进行分配最合理?这在当时是没有标准的,无论按什么标准进行分配,都是有争议的,因此,兼顾多种因素综合参照后的标准,争议可能会最小。

在杀太监的过程中,袁绍、曹操、袁术的功劳最大,但他们只是下级官员,小辈耳,离把持朝*的距离还很远,因此,他们在这一局中竞争的目标不会是把持朝*,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能得到提升。

高级官员竞争的目标当然是把持朝*,由谁来把持朝*?这只会在高级官员中产生。按文标准是排资论辈,按武标准是比实力大小。

1.实力比较

全国13个州中,凉州兵马最为雄壮,因此凉州的董卓最具实力,但别的州也不一定就打不赢他,比如荆州兵的丁原就不服他。

董卓的兵马本来就强,再加上大将*的兵马又都被董卓收编了,实力就更强。丁原是个劲敌,董卓设计收买了丁原的部将吕布,吕布杀了丁原,荆州兵散去一半,剩下的被吕布带来投靠了董卓。

至此,董卓的实力,几乎已无人能控制。

2.排资论辈

名义上级别最高的是三公,在中央*府和三公一个级别的还有将*、太傅,合称五府,大将*在三公之上,其余将*在三公之下。

因此,把持朝*的人只会在中央*府的三公、将*、太傅这五府中产生。

董卓是前将*,他上面的大将*、骠骑将*、车骑将*都死了,不在了,董卓的排名就靠前了,他现在的身份是相当于代理大将*。

在众官里面,同时具备资格与实力这两个条件的人选,只有董卓一个人。所以,董卓获得了胜利果实的最大份额,成为新秩序下把持朝*的牛人。

这样分配的争议是最小的。大家都情愿接受,或是不情愿也忍着接受,因为再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有人说,董卓专权,都是袁绍招外兵导致的。

董卓是外兵,但他同时也是朝庭的前将*。你招不招外兵,他都是会以朝庭前将*的身份跑来把持朝*的。如果董卓不是前将*,仅仅只是外兵,他跑来把持朝*就是造反,当时就会发生战争。

董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这在当时是顺理成章的事,大家基本上都默认了。至于他后来的表现不好,那是后来的事,不要混为一谈)。其他的官员也多有升赏,以前罢职的人也多有重用,总之,朝廷官员这一阶层的人,多有不同程度的收益。

董卓自封为相国,被废除多年的丞相又死灰复燃了。

外戚、太监总是留给大家不太好的印象,但事实上,他们才是保护皇权的重要力量,失去了他们,皇帝就成了一个孤儿,皇权被相权轻易地击败了。

8)董卓为什么要立献帝

董卓、三公九卿、文武百官、袁绍、袁术、曹操、等等,凡是剩下来的人,他们统统都是原先丙方阵营的人。因为:

1.他们都是同朝为官。并且都是外朝的官员。

2.他们都不是皇帝内朝的外戚。

3.他们都不是皇帝内朝的太监。

原先的外戚、太监都死掉后,他们所空出来的大量职位,就变成了所有外朝官员们的利润。大家都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增值,由于人人都想分配的多一些,故此,又产生了新一轮的竞争。

在这一群所有的外朝官员之中,只有董卓的实力、资格都是最占优势的,所以董卓成为新秩序下的老大。

董卓在重新分配这些利润的时候,必须保证做到以下2点,方可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1.让多数人公平。

2.让少数人不公平。

因为没有绝对的公平,无论你怎样分,总是有人会感到不公平的。既然不公平是不可避免的,那就干脆直接让少数人来承担不公平。

感到公平的人,不一定会对自己拥护,但感到不公平的人就一定会对自己敌视。因此,不公平的人只能是少数,名额必须有限。只要多数人是公平的,少数人就翻不起大浪。

那么,究竟让哪一部分人来承担不公平呢?最优选的策略是:

让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少数人不公平。

因为不公平的名额是有限的,好钢必须用在刀刃上。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人,无论怎样分,总是对自己有威胁的,所以,让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人来承担不公平,是最经济的做法。

对董卓威胁最大的人有两派:

1.文派。是官员中级别最高的三公。不过三公的地位虽然高,但都是虚职,没有实权。

2.武派。是京中带武装队伍的*官。不过他们手里虽然有兵,但地位一般都不太高。

如果一但发生叛乱,这些手里有兵的下级*官一定是最具实力的。所以,这一部分人对董卓的威胁最大。让这一部分人来承担不公,是董卓的优选策略。

而在这一部分人中,袁绍、袁术两弟兄都是京中带武装队伍的*官,他们的叔叔袁隗则是太傅,三公一级的人物。因此,袁氏家族最具把持朝*的可能,袁隗是董卓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要打击袁隗,先得拔掉袁绍、袁术两弟兄。

在前期大将*与太监的斗争中,袁绍、袁术等带武装队伍的下级*官都是杀太监有功的,是以什么名义杀的呢?以国家的名义,为国锄奸,为皇帝锄奸,故此,他们不是叛臣,而是皇帝的功臣。

是功臣就该封赏,一封赏就又加大了对自己的威胁。演变下去,会出现抗衡,或是战争。故此,必须设法把这些功臣的功劳给抹杀掉,找什么理由呢?从这些下级*官身上确实找不到什么正当理由,那就拿皇帝开刀。

把皇帝废掉,皇帝一废,这些下级*官的功劳也就等于废了。

小皇帝登基时间很短,和大多数官员都还没有建立利益关系,只有这些立有*功的下级*官们和小皇帝存在利益关系。小皇帝一废,利益关系就解除了。

大家私分的是皇帝的权利,在董卓的操纵下先完成分配方案,再叫皇帝签字通过,你们这些人原先的功劳,都去找那个破产了的皇帝去结帐吧。

这就是董卓废掉皇长子少帝又立皇次子为献帝的真正用意。不是为了欺负皇帝,而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

如果董卓不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仅仅只是为了便于自己操纵皇帝,那他就不会废长立幼,因为大儿子刘辩没有小儿子刘协聪明能干,这是公认的,相对来说,操纵大儿子比操纵小儿子要更加方便些。何必多此一举。

董卓走这一步棋,是要冒一定的风险的,但这是一步要招,尽管会招骂,但还是要走。这步棋一走出,直接导致了袁氏兄弟连夜逃出了京城。

逃跑是正招。因为董卓的这个动作,明摆着就是冲他们来的,无论合作,还是不合作,演变下去,都是迟早要对他们下手。所以别人不怕,他们最怕,逃命要紧。

通过废长立幼直接打击有*功的这部分对自己有威胁的人,间接震慑其他的人,再提拔大量对自己无威胁的名流名士作官,为以前的冤案平反,罢官的复职,使受益的成为多数人,董卓的位置就稳了。

废长立幼,封建社会里这么大的事,也默认通过了,也没见哪路诸侯为了忠于皇帝而起兵讨伐他的。为什么?因为受益的占到了多数。

袁氏兄弟逃出了京城后,一个向北跑,一个向南跑,他们的职务换上了董卓的人,这个时候,已不构成威胁了,于是,又变成了董卓拉拢的对象。

董卓封袁绍为渤海太守,封袁术为南阳太守,京官变成了土皇帝。又加地位低的袁术为后将*,使他兄弟不和。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董卓已经具备了成为一代名相的外在条件,但是,他的内在素质,还是低了。

(9)怎样杀董卓

汉灵帝本来是准备立小儿子刘协当皇帝的,未能如愿,后来董卓还是把刘协推上了皇位,这刘协还是有当皇帝的命。

刘协就是汉献帝,不过,他实际上只是个孤儿,空有个名义,皇帝的权利,他最多只占1%,都被董卓霸占了。

董卓又把废掉的少帝和何太后害了,何太后是被扯住双手,从楼上直惯而下摔死的,少帝是用药酒药死的。自此,董卓每夜入宫,奸淫宫女,夜宿龙床。

这是侵犯的皇权,不过,此时的皇家已经成了少数人,都拿他没办法。

董卓引*出城,行到阳城地方,遇村民男女。卓命*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扬言杀贼大胜而回;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

这是侵犯的民权,不过,老百姓手无寸铁,也都斗不过他。

在当时的朝廷官员中,董卓的爪牙甚多,这就足以保证他的位置能坐稳。

一日,王允设宴请旧臣喝酒,酒行数巡,王允道:“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也。”

王允经过试探众官,发现众官都不表态,只有曹操一人有意。于是,王允私下与曹操商量,曹操道:“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王允问他:“孟德有何高见?”曹操说:“近日我屈身以事董卓,实欲乘间图之耳。现在颇得董卓信任。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

王允曰:“孟德果有是心,天下幸甚!”遂亲自酌酒奉操。操沥酒设誓,允随取宝刀与之。操藏刀而去。

为什么在那么多的旧臣里,只有王允和曹操要害董卓呢?这是因为新秩序下的分配对王允和曹操最不公平。

王允是司徒,三公之一,排司徒前面的是太尉,太尉也是董卓在担任。扳倒董卓后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王允和袁隗等三公级别的高级官员。

袁氏兄弟逃出了京城后,旧臣中带兵的官员属曹操最高,但他不是董卓的人,不可能被重用的。

因此,王允和曹操共同扳倒董卓之后,就会建立下一个重心分配的新秩序,在这个新秩序下,王允和曹操都会成为受益最大的人。

当然,他们不会说的这么直接,而是说为了国家,为了皇帝。

王允和曹操联合,是旧臣中最强的组合了,但和董卓的势力相比,还是差得远,没法比,因此,暗杀就是优选策略,成本最低,胜算最高。

甲.最大势力,丞相:董卓

乙.高级官员,司徒:王允

丙.下级*官,校尉:曹操

乙方必须联合丙方,因为王允没有单独接近董卓的机会,必须要依赖可以单独接近董卓的人,方能行刺。

丙方的曹操也必须联合乙方的高级官员,方能行刺。

如果曹操不联合乙方,单方面采取行动,则存在如下变数:

1.存在成功或不成功这两个变数。最好的结局是暗杀成功。

2.在暗杀成功的情况下,又存在变数:乙方有可能以暗杀大臣的罪名杀掉曹操。

因此,曹操要暗杀董卓,必须先得到乙方的认可。乙方即使口头上保证了,丙方仍不可全信。这样就导致了丙方在履行合同的时候,不卖力是优选策略。

(10)曹操为什么刺杀董卓没成功

董卓躺在床上,曹操如果挥刀乱砍,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乱砍,是完全有可能令董卓当场毙命的,即使董卓从镜子里发现了,也是来不及反攻的,可曹操为什么不和他拼命呢?今天我们来分析这个问题。

甲方.最大势力,丞相:董卓,

乙方.高级官员,司徒:王允,

丙方.下级*官,校尉:曹操。

曹操、王允密谋要暗杀董卓,只要干掉了董卓,他们就有望成为下一轮重新分配中的最大受益者。

乙方与丙方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甲方才是优选策略,否则,任何一方单独去攻击甲方,都是极其危险+愚蠢的。

现在,他们结盟了,这是正招,必须的。结盟之后,作为乙方的王允,应该尽全力与甲方董卓相博,才是合理的,这样才能更加团结丙方,加大对甲方的攻击力度。

王允与董卓相博的方式总共只有两种:

1.明争。即以合法手段,在朝堂之上争取更多的有利条件,削弱董卓的势力。

2.暗斗。即以非法手段,在僻静之处直接把董卓暗杀掉了事。

由于王允的司徒身份是个虚职,而朝廷的大多数要职都已被董卓的爪牙占据了,因此,王允不具备在朝堂之上以合法手段与董卓相争的条件。

如果采用暗杀手段,王允也不具备与董卓单独相处的条件。

那么,王允与董卓之间,根本就不存在相博了。这也就是说,作为乙方的王允,没有条件履行自己的义务。

如果不能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么,这个合作联盟,就必将面临解体的可能。

现在,乙方王允把自己该履行的义务全部交给了丙方曹操,事败,则曹操亏损,事成,则王允获利。这种合作还能不能继续得下去?

不是说王允这个人没有诚意,而是他不具备合作的条件。所以,这次联盟暗杀董卓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是水的。

作为丙方的曹操,在和乙方结盟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能忽视,那就是“鼓吹”,这是一步要招,必须“鼓吹”,并且还要信誓坦坦地“鼓吹”!

比如,在前面的密谋杀太监局中,袁绍就向大将*信誓坦坦地鼓吹:愿斩关入内,诛尽阉*。说的将*大喜。至于后来袁绍是不是真的会一次性把太监们斩尽杀绝,在当时,谁也不知道。但话一定要这样说。这样说没有任何坏处,而好处却有三:

1.取得合作者的信任,

2.坚定合作者的信心,

3.鼓吹的成本,总是为0。

鼓吹之后,合作者未必就有信心,也未必就完全信任,但总是比不鼓吹要好。因为空口一句白话,是没有任何成本的,既然不付成本,当然可以狂吹,怎么好听就怎么说。至于后来没办成,令人相信的理由多的是。

曹操在这一局中的表现就非常到位。他信誓坦坦地对合作者王允说,杀一个董卓是很容易的,你把宝刀借给我,我马上把董贼的头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以谢天下,虽死不恨!

很好。

这样说固然很好,但真要这样做了,就是极为劣势的选择,作为丙方最优选的策略是助乙攻甲,见机行事,如果单独进攻甲方,那就是在找死。

曹操如果真的单独去进攻甲方,刺杀董卓,那么,一定会有如下变数发生:

1.董卓躺在床上,曹操挥刀上去乱砍,存在砍死或没砍死两种结果,曹操有一半的成功机会。若没砍死,则曹操必死,这就结束,没有变数了。若砍死了董卓,后面还有变数:

2.曹操砍死了董卓,吕布牵马过来了,持戟杀操,操挥刀再砍吕布,又有两种结果:吕布杀死曹操,或曹操砍死了吕布。曹操哪是吕布的对手,几乎不可能,假设他非常幸运,万一砍死了吕布,后面还有变数:

3.曹操砍死了吕布,被众家丁围住,曹操挥刀乱砍,又有两种结果:曹操被众家丁杀死,或曹操冲出包围,逃离了相府。后面还有变数:

4.曹操逃出了相府,又有两种结果:原先的合作者乙方王允以刺杀大臣的罪名杀死曹操,或王允承认曹操的功劳给他加官。而在这两个结果中,杀死曹操是乙方王允的优选策略,这种可能性最大,故曹操死定了。

因此,曹操只要去刺杀董卓,就有可能死在董卓手里。不死在董卓手里,则死在吕布手里。不死在吕布手里,则死在众家丁手里。不死在众家丁手里,则必死在王允手里。没有活路。

如果曹操是个脑子进了水的“死士”,那还有可能会选择与董卓同归于尽,可问题是曹操的脑子很正常,并且很发达,他是不会做无谓的牺牲的。

所以,在谋划刺杀董卓这一局中,从乙方王允的角度看,不具备合作条件,从丙方曹操的角度看,有百害而无一利。于是,先前信誓坦坦的约定,就必然会变成一个虚假的联盟,从而无法实施。

也就是说,刺杀董卓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是个虚假合同,并不会真正去执行的。

既然无法实施,就得另做打算。最后,曹操选择了放弃。他也和袁氏兄弟一样,逃离了京城。

(11)关东联*VS董卓

中央朝廷官员主要是由董卓的凉州部下(凉系)和原先的朝廷官员(旧系)构成的,曹操是旧系,不是凉系,所以他很难得到董卓的重用。

曹操与王允合伙暗杀董卓,由曹操一人去执行,而王允什么也不做,事败,则曹操亏损,事成,则王允获利。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所以暗杀董卓的计划,根本就是行不通的,曹操选择了放弃。

因此,曹操如果继续留在京城,无论是与董卓合作,还是与王允合作,都没有好结果。也就是说,他呆在京城已经没有增值的希望了。所以曹操选择和袁氏兄弟一样的道路就是理所当然的。

曹操逃出京城,走这一步棋的变数是很不确定的,有可能会混好,有可能会混栽,没有人能保证,所以这一步棋是在冒险。但若不冒这个险,继续留在京城,那么后面的变数很确定,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一定会混栽,这是可以保证的。

在“一定会混栽”和“可能会混栽”这两者之间选择,应该是好选的。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

曹操逃到兖州陈留地方,和父亲商量:打算变卖家产,散尽家资,招募义兵,讨伐董卓。

这个决策是需要魄力与勇气的,这才是真正体现曹操英雄气概的地方,而不是所谓的敢刺杀董卓,那只是说说而已。

曹父比较支持:就是本钱还是太少了,我认识一个巨富卫弘,若能得到他的相助,大事可图矣。

曹操请卫弘喝酒,卫弘答应投资入股,出尽了家财,也极有英雄气概。

紧接着,曹操做了两件事:先发矫诏通知各个地方*府的太守刺史们,共同起兵讨伐董卓。然后招兵买马,组建自己的队伍。

这个顺序是合理的,做两件事的时间可以重叠着一起用,如果先组建队伍之后,再发通知,必然会浪费时间。

曹操现在的身份应该是不担任任何职务的,因此,他的队伍是民营的,和最初的刘关张一样,不同的是本钱巨大,他的这支民营队伍不见得不国营的小。

曹操招到的人:

1.乐进,李典,留为帐前吏。

2.夏侯惇与族弟夏侯渊,各引壮士千人来投。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夏侯惇自小习枪棒,十四岁就杀过人,亡命江湖,经历一点也不比关羽逊色。

3.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此二人弓马娴熟,武艺精通。

创业之初,还是家族势力为主。这些人只要是活下来的,后来都成为元老。

曹操在发矫诏通知各个地方*府的官员时,他不可能预先知道谁会来,谁不来,因此,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力量,他必须满发,全国那么多州郡,最优选的方案是:所有的州郡全部发遍,来了多少是多少。

发多少的选择权在于曹操,来多少的选择权在于各地官员。

发传单的成本是最低的,只要能来一路兵马,产出就远大于投入。所以,发传单应该尽量的全部发遍铺个满。这样才有可能招来更多的兵马。

尽管策略上可以有优选,但结果始终是不太确定的。

曹操的传单发出后,几乎就没有谁理他的,曹操仅仅只招来了一路兵马。是哪一路?袁绍!

袁绍老早就有此意,一接到曹操的通知,就聚集麾下文武,引三万兵,离渤海来与曹操会盟。

袁绍这个人的身价是相当高的。

1.出身高贵,名门之后,祖上有四代人担任过三公的职务,极为显赫。朝廷、地方的许多官员都是袁家的门生。

2.在所有的地方官员中,只有袁绍曾经在中央朝廷担任过最高职务,并且在杀太监时,功劳最大。

3.个人修养颇高,有姿貌威容(即:英俊威武),且善作谦虚状,又好纳名士,好养门客,在京城的时候,宾客莫不争赴其庭,来投奔他的人有时甚至会造成交通堵塞,无论贵贱,袁绍都会下车以礼相待。

就单单只从“面子”这个方面来讲,袁绍这个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有着其他人所无法具备的门面资源。门面资源也是一种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早在杀太监之前,袁绍和曹操就是密友,现在,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敌人又是同一个人,袁绍又怎会不来呢?即使以前的关系不好,没有任何交情,只要是在利益一致,敌人一致的情况下,选择合作,总是正选。

有袁绍的加盟,形式就不一样了,二人商量之后,再发一次传单,这次招来了十六路兵马,加袁绍、曹操共为十八路。诸路*马,多少不等,有三万者,有一二万者。

是不是说各路诸侯只给袁绍面子,不给曹操面子呢?有一定的因素,也不尽然。因为大家虽然都有此意,但都不知道其他人的真实意图,即不知道敌人是否一致,其他人究竟是敌是友,谁知道呢?所以就都不敢冒冒然地参加。

曹操的面子小,你一参加他,很有可能导致敌多友少,未灭董卓,反灭了自己。而袁绍的面子大,有他参加的话,应该可以保证敌少友多一些。

不是面子表面的交情问题,而是面子背后的利益问题,安全保障的问题。有袁绍的面子做保障,有野心的人们就自动的浮出了水面。

这十八路*马,称为关东联*,他们代表正义的力量去挑战董卓。但无论怎样,董卓是代表*府的,当然要剿灭、镇压这些叛*。

董卓说他们是叛*,反*府非法武装,这是说得通的。

联*也应该找一个合适的理由说董卓的不是才更具攻击性。

首先,最具攻击性的应该是质疑董卓上台当太尉当相国的合法性,但是没有一个人质疑他的合法性,这就说明,董卓上台的时候,他上面的人都死光了,是该轮到他了。

这方面找不到充足的理由,于是,说:董卓,你坏,你残暴,你不是人!

董卓的确做过许多令人发指的事,所以以这个名义来讨伐他,也是说得通的。

至此,天下形成以董卓为首的*府*,和关东十八路联盟的反*府*,这两大阵营的对垒。都是有理由的,都是说的为了国家,究竟谁是谁非?只能以成王败寇论。

上下滚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