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鼠给药种类 [复制链接]

1#

经口给药(Oral)

除了直接在饮水或饲料中加入药物以外,可以用灌胃针进行给药。

保定小鼠使小鼠身体尽量拉长,并且头部颈部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方便灌胃针通过喉咙进入食道。

灌胃针从小鼠口腔进入,一旦通过喉部将注射器和灌胃针竖起,灌胃针正确进入食道后,应该感到非常轻松地可以顺食道向下插入,此时小鼠基本处于鼻尖向上垂直于地面的状态。

灌胃针顶端的小球状突起是防止喂管插入时造成损伤或进入气管。一般小鼠的胃大约在胸骨末端剑状软骨处,可在灌胃前,先在体外估计进针的深度。

灌胃体积过大而超出小鼠胃可承受的限度(比如40ml/kg以上),会导致药物直接进入小肠或发生食道返流。

灌胃时操作不当会导致液体进入肺部,或胃、食道破裂。灌胃前麻醉或镇静反而会增加小鼠误吸(药物进入肺部)的风险。

一旦发生小鼠呛到或窒息,应立即停止给药,取出灌胃针。如果情况严重,可以考虑安乐死。

灌胃创新

该方法操作的具体步骤如下:先将左手接近大鼠身体,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按压住大鼠的两耳和头部的皮肤,同时用左手手掌和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同时按压住大鼠的背部,此时大鼠已被固定在笼盖或桌面上。将拇指、食指在原来按压住大鼠的头部的位置迅速轻轻地滑向大鼠头部的右侧面,绕至大鼠右侧前颈部和右前肢,拇指与相对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合用,从大鼠的右侧面牢牢的固定住大鼠的右侧头部和颈部,完成抓握。这个抓握过程是一个一体化的很短暂的过程。由于在大鼠在被侧位抓握固定后,提起动物,大鼠头部已有一个自然的后仰,已形成一个较好的灌胃针进针斜度,操作者用右手持注射器,将灌胃针头轻柔地沿着鼠嘴侧角通过食管进入胃内,即可灌注药物(图2)。灌胃针插入大鼠胃内的进针深度因动物的大小而不同,一般在4~6cm间。灌胃针顺畅地入胃的标志是针管在右手中的感觉比较松弛、动物无不良的挣扎等反应。

姜骊,陈辉,何勇.一种新的大鼠灌胃方法——侧抓灌胃法[J].实验动物科学,,28(06):62-63.

鼻内给药(IN)

将小鼠固定在手中。

用移液枪或注射器吸取少量药物,滴在小鼠鼻孔处。

观察到液滴被小鼠吸入。

反复如此操作,直至给完一定体积的药物。

鼻内给药通常用于将药物或样品引入肺部,这种方法相较气管滴注法更为自然。由于鼻粘膜血管丰富,鼻内给药的效果有时可以类似于静脉注射。当然,大剂量给药就不太合适了,容易导致小鼠呼吸困难或溺水。

皮下注射(SC,SQ)

保定小鼠背部朝上,拇指与食指夹住小鼠颈背侧皮肤。

注射针自小鼠头部向尾部方向进入,插入被提起的颈背侧皮肤形成的三角区。

针头可轻轻向左右摆动,如果很容易摆动就表示进入皮下,再轻轻抽吸,观察到没有回血后即可缓慢地将药物推入。

为防止药物外漏,推入药物后,可让针头在皮下停留几秒钟;拔针时,保定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进针部位片刻。

皮下注射的吸收比其他途径(比如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要慢。注射的药物应该调至生理pH且无刺激性。

腹腔注射(IP)

将小鼠固定在手中,小鼠鼻尖朝向地面方向(使肝脏向地面方向,避免进针时插入肝脏)。

由下腹中线偏右(首选右侧,因为右侧没有重要脏器)约1-2mm处进针,插入约3-5mm。

回抽针栓观察无回血或尿液后,轻轻注入药物。

如果需要反复多次注射,则每次换边注射。

腹腔注射的药物溶剂应选择无刺激性的,以免引起疼痛。

尾静脉注射(IV)

小鼠尾部3条静脉呈品字型分布,一般采用左右两侧的静脉。

小鼠尾部左右两侧静脉位置示意图

可将小鼠尾巴放在45-50℃温水中浸泡几分钟,或用75%酒精棉球反复擦拭尾部,来消毒并使尾部血管扩张、软化表皮角质。

注射时,拉直小鼠尾巴,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尾两侧,由近尾端1/4处(约10-15mm),针头与静脉呈15-20度角(小于30度)进针。进针时,针尖的斜面朝上。

开始注入药物时速度要缓慢,观察如果无阻力、无白色皮丘出现,说明药物进入了血管,可正式推入药物。

如果需要多次尾静脉注射给药,注射点应尽可能从尾端开始更换血管位置,按次序向尾根部前移。

拔出针头后,用拇指按住注射部位轻压1-2分钟,防止出血。

静脉给药能更快地吸收药物。但容易诱发溶血、血栓或血管炎的物质不适合静脉给药。

尾静脉注射创新

李轶倞,张娜,田枫.一种简易小鼠尾静脉注射固定法——笼盖压制法[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6(10):79-81.

注射细节

给药针头不合适或药物体积过大都会引起小鼠的不适、应激甚至死亡。

表1.小鼠的推荐给药体积及针头尺寸,*0.ml/g为1分钟内快速给药体积,0.ml/g为5-10分钟内慢速给药体积。通常快速给药速度不超过3ml/min。

表2.美国实验动物学会AALAS小鼠的最大给药体积及针头尺寸

Oralgavage径口给药/I.N.鼻内给药/

I.V.静脉注射/I.P.腹腔注射/I.M.肌内注射

表3.欧洲EFPIA和ECVAM对不同实验动物不同给药方式的推荐给药体积括号外数字(左侧)为推荐最优体积,括号内数字(右侧)为最大体积。

除特殊药物或实验,通常药物pH值调至7.3-7.4较为合适。对于小鼠来说,如果腹腔或尾静脉注射大体积药物,最好事先将药品预热至37度左右,以免小鼠体温过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