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抑郁症这种病,很多人都难以接受深圳优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znlvye.com/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在医学上已经被证实了。它不仅仅是情绪不好的问题,还可能存在自伤自残等行为,也可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病性等症状。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抑郁症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很多人都难以接受自己或身边人患上抑郁症。这就导致很多抑郁症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从而病情更加严重了。

有数据显示:全球共有4亿人患有抑郁症,而主动寻求治疗的不到25%;在我国,9千万患病人群里接受治疗的不到8%。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首先,抑郁症是一种看不见的痛苦:没有伤口,没有流血,没有可以测量的指标,也没有实验室数据可以明确地作出诊断。所有的依据只是患者自己的感觉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其次,在别人眼中,抑郁症很容易和所谓的“状态不佳”混淆。正常人在外界条件严酷时会或多或少作出抗争等反应,而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只会不知所措。

还有,抑郁症发病归因过于明显。很多普通人群经常喜欢把患者的抑郁情绪归结为某些特定的诱因,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整天无所事事没上进、性格内向且懦弱、日常工作压力超大、与恋人分手等原因。

事实上,抑郁症是一种会影响我们生活全部的疾病:它会降低我们的行为能力,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它会让我们变得完全不像从前。

生活中,哪些因素会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1遗传:

约40%-70%患者有遗传倾向,约50%以上的患者有抑郁症家族史;若父母中有一人患抑郁症,则孩子患该病的机会将会增大很多;在完全相同的孪生子中,这个数值还要大。如果孪生子中有一人患抑郁症,那么另一个人在一生中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是70%。

2生化因素:

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体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说。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激素与人的情绪有关。有研究结果显示抑郁症病人的糖皮质激素浓度存在异常,而抗糖皮质激素表现出抗抑郁活性。大量临床证据表明抑郁症患者血浆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含量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大脑皮层感受应激性刺激,将信号传递到下丘脑,增强了HPA轴的功能,从而增加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水平。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功能减退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血浆中甲状腺激素(T3和T4)浓度明显减少,降低了抑郁症诱发的阈值,进而容易导致抑郁症。

4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日常生活压力对我们的身体也有看不见的不良影响,事实上可以促成更大范围的疾病,以抑郁症较为常见。此外,一些不良生活事件,如婚姻不满意、低经济收入、重大生活事件也可导致抑郁症。对于已经容易患抑郁症的人,如果持续处于暴力、忽视、虐待或贫穷之中,那么更可能会患上这种病。

5人格因素:

焦虑与紧张、强迫与完美、冲动与敏感的人格,人格因素也是诱发抑郁症的一个主要因素,比方说,悲观、自信心低、过分烦恼或者感觉几乎无法控制生活事件的人较容易发生抑郁症。许多躯体疾病往往可以导致抑郁症,其中以精神疾病较为常见,如焦虑症、强迫症等。

6童年时期不幸经历:

儿童期的不良经历,比如父母可能经常吵架,暴力相向;父母可能早早离异;有的父母语言暴力经常吼人骂人;有的父母工作太忙很少管教孩子;在成长的年龄却得不到父母该有的爱与教育,深陷家庭的负能量。儿童的大脑发育是不健全的,儿童的大脑处在发育的状态。这时候给大脑发育的土壤是父母的不管教,是吵架,是暴力,是冷漠,往往会构成成年期发生抑郁障碍的重要危险因素。成长关键期的经历也对成年后的抑郁障碍或者抑郁症发作有着重要影响。

7躯体疾病:

有的躯体疾病也会造成抑郁症的产生,如中风、心脏病发作、慢性疼痛、糖尿病、激素紊乱和癌症晚期等疾病,常常能够导致抑郁症。假如你或者你认识的人患有躯体疾病,而且有冷淡病症或者无法处理本人的根本生理需求,应该与医生联络。这些病症可能是对躯体疾病的心情反响或客观反响,也可能是这个人兼并有需求治疗的抑郁症。

8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

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和依赖都可成为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这些物质包括中枢兴奋剂(咖啡因、可卡因)、致幻剂(仙人掌毒素)、酒精、镇静催眠药物等。尤其是酗酒:调查发现,长期饮酒者有50%或以上的个体有抑郁障碍。罗宾?威廉姆斯的抑郁症很有可能就是因为酗酒和吸毒引起的。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的精神疾病,绝对不是“矫情”,也不是“富贵病”,抑郁症面前没有高低贫贱之分。希望更多人能正视抑郁症,减少对抑郁症的误解、减少对抑郁症患者的伤害,不要让遗憾再发生。

抑郁症是需要专业治疗的,作为抑郁症患者的身边最亲的人,帮助、支持、照顾并理解他,才能更快地帮助他们走出抑郁,开始新的生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