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社交焦虑对人的社会关系工作和学习等日常 [复制链接]

1#

社交焦虑

抑郁的人通常觉得自己情绪低迷而不好意思,可能就会认为别人不想和他们待在一起,也可能就避免和别人在一起了。社交焦虑和抑郁有着相似的思维模式——对自己及对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有消极的想法。

对自己外貌不满意的人在社交或被别人看着时可能会感到焦虑。例如,有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等饮食失调症的人可能会回避需要在他人面前吃东西或秀身体的活动(比方说穿短裤、游泳或在公共场合锻炼身体)。体重超标的人可能也会担心别人对自己的外表做负面评价。事实上,对自己外表的任何一方面不满意(比方说脱发、别人不喜欢我的鼻子等)都可能导致有些人的社交焦虑。

有些有过度的社交焦虑的人采用酒精或其他药物来帮助应付社交情境。大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在派对上多喝一杯酒或和朋友外出吃饭时喝杯啤酒。然而,对有些人来说,如果用量过度,用酒精或药物来控制焦虑就会成为一大问题。如果为了在社交情境中感到更舒服自在而频繁使用过多的酒精或其他药物,那么在克服社交焦虑的同时,物质滥用又会成为另一个严重问题。

除了害怕别人对自己做负面评价,有些高度社交焦虑的人还可能很难相信别人。因为害怕被评判,害怕他人不能保守秘密,他们不愿信任他人。极度的愤怒和烦躁有时也会引起社交焦虑。例如,当被别人盯着看时,一些有社交焦虑症的人可能变得非常生气或不友善。当他们感到别人怠慢了自己时也可能会生气。

战胜社交焦虑

研究显示,有两大方法有益于战胜社交焦虑:心理策略和药物治疗。虽然心理健康专家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心理疗法,但实践表明,只有一小部分策略在较短时间内对减少社交焦虑有效。对治疗社交焦虑症行之有效的三大疗法:

基于暴露训练的策略将教你一次次逐渐地接近你害怕的情境,直到这些情境不再引起恐惧。认知策略将用来帮助你辨别引起你焦虑的想法,并用更切实际的思维方式来取代。基本交流技巧指导将教你更自信地和别人交流,更轻松地与他人相处,做有效的口头陈述并适当地运用非语言交流。

研究显示,有很多药物治疗对减少社交焦虑行之有效,包括一系列的抗抑郁药和某些镇静剂。只要病人坚持服药,这些治疗将和心理治疗一样有效。对某些人来说,将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是最有效的疗法。与任何的情感特征或个性特征一样,我们的生物因素影响着在社交场合中体验焦虑的趋势。

自然选择:社交焦虑的进化功能

自然选择是这样一种过程:一个物种中最能适应环境的成员最有可能实现成功繁衍,从而使物种逐渐进化并长时间生存下去。与那些健康次之的人相比,我们中最健康的人更有可能生存并且繁衍,通过自然选择可看出其中蕴涵的道理。然而,一些作者认为,自然选择的法则虽然被认为指导了人类进化中更“积极”的方面,而人类遭受的许多疾病同样也有可能遵循相同的法则。

导致过敏、伤风和发烧的相同过程也帮助身体摆脱潜在的有害毒素和寄生病毒。同样,受伤后随之而来的疼痛是一个警示信号,防止我们做一些加剧伤痛的活动。焦虑同样可能提高我们生存的几率吗?与害怕和恐慌相关的“打或逃”反应保护我们避免潜在的危险。当我们害怕时,我们的身体迅速被调动起来,要么去面对前来的危险,要么尽可能快地逃离危险。

我们害怕时所经历的这些感觉(如脉率加快、呼吸急促、汗流浃背、强力呼吸等)都是用来帮助我们满足身体需求,要么直面威胁(打),要么逃离到安全地带(逃)。从进化角度来看,因体验社交焦虑,人类就培养出一种倾向(习性),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我们是社会生物,就这点而论,我们十分依赖身边的人们。没有他人的帮助,没有人能得以生存。

当我们是婴儿或孩子时,完全依赖父母提供食物、住所、帮助和教育。成年后,我们继续依靠他人。依靠雇主支付的酬劳满足食宿需求,依靠他人为我们建造房屋、种植粮食、治疗伤痛,为我们提供娱乐并且满足我们的日常所需。因为人类相互依赖,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与他人友好相处的重要性。特别是,我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总之,不断给别人留下坏印象有可能导致孤立、失业以及许多其他的不良后果。

如果我们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可能会常常遇到麻烦。可能不会费心考虑是否穿着得体或举止恰当;可能常常想什么说什么,而不考虑话语是否伤人。所以,时不时感觉害羞或社交焦虑不仅正常,而且有益。

当然,社交焦虑或羞涩胆怯也并非时时有益。极度的社交焦虑可能导致注意力涣散,从而在工作或学习中易犯更多的错误。另外,患社交焦虑症的人们常常避免承担社交风险,因此有可能发现交朋友或找工作困难重重。而轻度或中度的社交焦虑完全正常且有着潜在的好处,过度的社交焦虑才可能干扰一个人的正常运作。

所以,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患社交焦虑失协症的人们,本身没有疾病。然而,事物的量决定质。轻度的社交焦虑对人有益;但重度的社交焦虑就会使生活变得非常困难。

遗传和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障碍出现在家族遗传中。例如,斯泰因、查提、哈任、柯扎克等人所做的一项研究()发现,家族中有一位直系亲属(例如,父亲或母亲、兄弟姐妹或孩子)患有广泛型社交焦虑失协症(大部分的社交场合中极度焦虑),其本人患有社交焦虑症的几率,与无亲属患此症的人们相比,可能性增加10倍。相反,小范围内出现的社交焦虑症(例如,仅仅害怕公众演讲)在家族中遗传的几率较小。

为了区分出基因影响与环境和学习影响的不同,科学家基于以下三个主要的研究类型:

孪生研究。孪生研究观察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基因相同的双胞胎)和异卵双生的双胞胎(平均共享基因材料50%的双胞胎)出现相同问题的频率。因为无论是同卵双生还是异卵双生的双胞胎,他们往往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中。同卵双生比异卵双生的双胞胎有着更高的社交焦虑症的合和率。

收养研究。在收养研究中,科学家采访那些自幼被领养,并存在社交焦虑症人们的亲生父母和领养父母。如果研究者发现社交焦虑失协症在他们亲生父母身上出现的频率大于养父母,那么就说明基因遗传可能比环境影响更为重要。尽管收养研究已用于研究基因在各种障碍和疾病中所起的作用,但此方法还未用于社交焦虑症的研究。

分子基因研究。年,科学家们完成了人类基因组项目,它包括对比人类DNA中的所有基因,以及决定30亿组成人类DNA的化学缄基对的顺序。运用被称为连锁研究和关联研究的研究方法,这项工作使科学家研究产生社交焦虑失协症和其他状况所涉及的某些特殊基因成为可能。

那么,关于基因在社交焦虑失协症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了解多少呢?当今大部分关于遗传和社交焦虑障碍的研究为孪生研究。总之,孪生研究发现社交焦虑障碍存在有限的遗传可能性。

如果遗传对造成社交焦虑确实起作用,那么是否意味着社交焦虑就无法改变?当然不是。此外,环境(例如,成长过程中养成的运动习惯)可能对你成年后是否有规律的锻炼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多大的运动强度才能使身体健康,人与人之间也存在差异性。

与其他心理问题,包括其他的焦虑障碍相比,关于社交焦虑症的生物因素的研究通常未能取得重要的发现。例如,关于荷尔蒙因素、睡眠模式和心脏功能的研究通常无法分辨人们是否患有社交焦虑失协症。

然而,一系列研究发现,人们经历社交焦虑时,大脑中的某个特定部位的活动会增加。例如,科学家发现患社交焦虑症的人们面对一副严厉苛刻的脸部图片时,大脑中称为“杏仁核”的部分的活动会加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