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母乳喂养的好处 [复制链接]

1#

都说母乳喂养好,但你知道吗,母乳喂养到底有哪些好处呢?细说起来好处还真不少!

对婴儿的好处

一、提供给婴儿足够的营养

对于营养良好的母亲,母乳喂养能够满足0-6个月婴儿的营养和生长需要。母乳中不仅含有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比例适中。

乳汁中存在各种促进子代胃肠道发育的物质,从而提高婴儿对母乳营养素的消化、吸收、利用,如生长因子、胃动素、胃泌素、乳糖、双歧因子(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肠道的生存)及消化酶类(乳糖酶、脂肪酶)等。

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母乳的质和量都会有相应的改变,满足婴儿的需要,较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

二、免疫调节

1.降低患病风险

乳汁中至少有50种成分具有免疫特性,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型IgA、IgM、IgG等,这些抗体物质在肠道中不被降解,因而具有抗病*及抗细菌的高度活性。母乳中还含有一类非特异性免疫物质,如溶菌酶,对防止细菌感染有重要作用。母乳中乳铁蛋白可与婴儿肠道中的微生物竞争铁元素,使其因得不到必要的铁而停止生长和增殖,为机体抗感染机制清除微生物创造了条件。此外,母乳中含有的免疫活性细胞可合成产生补体、溶菌酶、乳铁蛋白、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通过母乳,婴儿获得各种免疫因子,增加自身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減少疾病的发生。

母乳喂养对于防止婴幼儿腹泻具有积极作用。出生后6个月内的母乳喂养对于保护婴幼儿死于腹泻和急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作用。近年来,研究还发现母乳喂养同非母乳喂养相比,能够明显降低1岁以内婴儿发生猝死综合征的机会,并降低在儿童和成人期发生糖尿病、淋巴瘤、白血病等疾病的危险。

2.预防过敏

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质对新生儿来说是同种蛋白,不属于抗原,不会被新生儿的免疫系统所排斥,从而降低致敏及过敏现象的发生。母亲饮食中的异源蛋白经母体的消化降解,有适度的免疫原性,给婴儿的免疫系统比较温和的刺激,诱导婴儿产生免疫耐受,为今后婴儿饮食多样化打下良好的免疫基础。

另外,母乳喂养能够帮助婴儿肠道快速建立以双歧杆菌为优势的共生菌群,降低肠道通透性,有助于避免外源性物质进入血液,引发过敏反应。以往的许多研究还发现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哮喘的危险性,减少湿疹、皮疹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生。这主要是由子母乳喂养减少了摄入其他食物(可能是潜在的致敏原)的可能性,以及母乳的免疫调节、抗感染等作用,预防哮喘发作。

三、促进发育

1.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新生儿刚出生时的脑容量仅为成人的1/4,6个月时约为成人的1/2,新生儿的神经突触(神经细胞间连接和传导信号的结构)很少,6个月时突触迅速增加,在这个过程中母乳中的乳糖等物质为大脑发育提供必要的燃料。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比例适宜的蛋自质,这些都是促进婴儿大脑发育所必需的物质.如由半胱氨酸转化而来的牛磺酸的合量达mg/L,是牛乳的10~30倍,能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

此外,母乳喂养过程中的良性神经系统刺激,如温度、气味、母子间皮肤接触、目光交流、爱抚及语言和感情的交流以及有意识的教育,能有效地刺激婴儿神经细胞的发育,有助于大脑突触的形成,使婴儿视觉、听觉、感觉、触觉、心理得到充分发育,促进子代对外部环境的认识及适应,也间接地促进了智力和运动的发育。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母亲饮食的多样性会导致羊水和母乳的味觉改变,而宝宝可以通过母乳(胎儿通过羊水)体验到丰富的味道,这不仅有利于未来婴儿易于接受各种食物,而且丰富的味觉感受也给予要儿大脑更多信息刺激,对婴儿智力的提升有意义。

2.促进肠道发育

(1)新生儿肠道的通透性。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食物的主要场所。肠道黏膜屏障从出生到成人阶段有一个发育成熟过程。新生儿出生,小肠肠壁薄弱,通透性高,屏障功能差,大分子物质容易通过肠道黏膜直接进入血液,肠内*素、消化不全产物和过敏原等可经肠黏膜进入体内,引起全身感染和变态反应性疾病。

(2)新生儿肠道微生态。正常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对人体有重要的作用,包括促进体内维生素的合成、生长发育、参与机体物质代谢,形成粘膜屏障、发挥防御作用等。新生儿肠道微生态的建立示决定婴儿短期和长期健康状态的重要因素,喂养方式的不同又会对微生态的形成于决定性影响。

四、对婴儿的远期影响

“人类疾病与健康起源”研究证明,许多成年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与宫内营养、乳儿期喂养方式、生后1-2年追赶生长速度及第二次脂肪存积(青春前期)密切相关。

母乳喂养可减少乳儿(生后1-2年)生长发育迟缓及加速,有利于预防成年期代谢性疾病。

五、促进感情交流

母乳喂养可促进婴儿的感知功能,激发人类独有的感情和高级神经中枢的活动,不仅可促进智力发育,还可使婴儿对母亲产生信任感,建立依恋关系。哺乳过程是一种潜在的母子心灵的沟通过程,通过母乳喂养,婴儿能够频繁地与母亲进行皮肤接触,有利于母婴情感联系的建立,帮助母亲顺利适应角色转换。此外,母乳喂养还被认为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保护因素。

对母亲的好处

一、哺乳有助于产妇子宫复原。

分娩后几分钟之内让新生儿吸吮乳头会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宝宝的吸吮动作刺激催产素的分泌,促进子宫恢复到孕前的大小。哺乳产妇的子宫复原比不哺乳的产妇更加迅速、彻底。

二、哺乳有助于产妇的体型恢复。

怀孕期间母亲身体积蓄的脂肪,就是大自然为产后哺乳而储存的“燃料”。哺乳消耗母亲体内额外的卡路里,喂奶的母亲的新陈代谢会改变,不用节食就能达到减肥目的。正如母乳让宝宝有一个健康正常的体型,宝宝也同时帮助妈妈恢复体型。而且,哺乳并不会改变乳房的形状,那些改变是怀孕造成的。更何况,即使不喂奶,到了一定的年龄,乳房依然要下垂的。

三、哺乳保护母亲不受一些疾病的侵扰。

多种研究表明,哪怕仅仅哺乳几个月,患乳腺癌的几率会大大少于从未哺乳的妇女。与从未哺乳的妇女相比,哺乳期超过25个月的妈妈们患乳腺癌的几率要减少三分之一。而且,母乳喂养的女婴今后患乳腺癌的几率也少于没有吃到母乳的女婴。哺乳还可预防卵巢癌、尿路感染和骨质疏松。

四、哺乳是一种自然的计划生育。

多年大量的研究表明,采取一定方式的纯母乳喂养,至少在宝宝出生后头6个月里,是天然而有效的避孕手段。一项对哺乳起码一年以上的美国母亲的调查发现,有些母亲在6个月左右开始来月经,有些母亲却在两年半以后才重新有月事。平均无月经期是14.6个月。月经期的减少,与减低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绝症的几率,有着直接的关联。

五、哺乳既满足宝宝又方便妈妈。

喂过奶的妈妈们都知道,没有什么比母乳来的更方便。宝宝一哭,妈妈抱起来撩开衣服就能喂,而不必手忙脚乱地烧开水、冲奶粉、热奶或者等待奶粉降温。婴儿的心理特点之一是,一旦有需求,就必须马上满足,他们未成熟的身体既不懂得也不适合等待。肚子饿时马上吃到香甜的母乳,会让宝宝更好地建立起对人生的信任感。喂母乳既能省却准备奶粉的麻烦,也能够免除孩子的哭声而引起母亲的内疚与焦虑。特别是在夜间,喂母乳能够让全家人都睡的更安稳。尤其方便的是在旅行途中,不必担心开水供应、奶瓶消*、喂奶用具的清洁等等问题。

六、哺乳令母亲身体放松,心情愉快。

凡是观察过哺乳妈妈的人都会发现,喂奶中的妈妈非常安详,宝宝也吃着吃着就安静地睡着了,好像两个人都服用了天然镇静剂。事实恰好如此。母乳中含有一种天然促进睡眠的蛋白质,能让宝宝安然入睡;而宝宝的吸吮动作也会使妈妈体内分泌有助于放松的激素。许多工作繁忙的母亲都反映,忙碌一天之后,喂奶能够让自己放松下来,劳累疲乏的感觉会随之自然消失。哺乳同时又是一件让妈妈们感到愉快的事情,母爱随着乳汁输送进宝宝的小嘴里,宝宝的脸蛋变得光泽红润,妈妈的心里也会升起难以比拟的自豪感。妈妈们通过哺喂母乳,更加细腻地了解自己的身体,也更加深刻地享受自己的女性角色。七、最最重要的一点:哺乳帮助母亲做一个好妈妈。

欢医院儿科健康教育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