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白癜风注意事项 http://m.39.net/pf/a_5276095.html百草枯(PQ)是一种兼具触杀和内吸作用的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其对人畜具有很强的*性,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mL。
年5月,医院中*与职业病科收治了1例口服超致死剂量PQ患者,经积极治疗后该患者临床治愈出院。现将救治过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年5月28日7:00口服PQ,量约mL,随即恶心、呕吐,家属医院行洗胃及血液灌流治疗(吞服后约1h)。血液灌流2h,期间恶心、呕吐加剧,并发口腔溃烂,为求进一步治疗,遂转至本院。
入院查体:
体温36.5℃,脉搏93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73mmHg。神志清,精神差,皮肤黏膜无出血、*染,口鼻无发绀,咽部红肿,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白细胞17.49×L-1,中性粒细胞比89.30%,丙氨酸转氨酶18U/L,总胆红素17μmol/L,血肌酐μmol/L,血钾3.1mmol/L,pH7.46。双肺CT示双肺纹理略增多。
入院诊断:
PQ中*。
入院后治疗措施
01
大剂量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地塞米松8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7d后调整为泼尼松口服;他克莫司3mg口服,每天2次,14d后改为1mg口服,每天2次。
02
导泄、血液灌流
患者医院行洗胃治疗,转入本院后,立即采用“白”+“黑”(活性炭粉剂)+甘露醇进行全胃肠洗消治疗,首剂2h内服完,疗程4d;并采用“齐鲁方案”行血液灌流治疗(第1天2次、每12小时1次,第2、3天每天1次)。
03
保肝、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还原型谷胱甘肽2.4g静脉滴注,每天1次;泮托拉唑4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20g静脉滴注,每天1次,2d后停用。
04
利尿促排
托拉塞米20mg静脉注射,每天2次。
05
抗感染治疗
给予抗感染药物氟氯西林1.0g静脉滴注,每天3次。
入院第7天,复查红细胞2.81×L-1,血红蛋白50g/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1.60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24.30s,丙氨酸转氨酶U/L,总胆红素8.4μmol/L,血肌酐μmol/L。随即行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隔天1次,每次IU,并行输血治疗。复查肺部CT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因用“白”+“黑”方案导泄初期,患者自诉进食较少,故于肠外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2d后停用。期间患者口腔溃烂加剧,嘱患者局部喷洒康复新液。
入院第16天,复查白细胞16.51×L-1,红细胞3.70×L-1,血红蛋白78g/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2.80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23.60s,丙氨酸转氨酶U/L,总胆红素6.6μmol/L,血肌酐73μmol/L。复查肺部CT示双肺间质性炎症。
入院第22天,复查白细胞7.93×L-1,红细胞3.98×L-1,血红蛋白86g/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4.00s,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24.20s,丙氨酸转氨酶56U/L,总胆红素9.6μmol/L,血肌酐55μmol/L。复查肺部CT示双肺多发异常密度影,符合PQ中*表现。
期间患者因精神极度紧张多次伴发呼吸性碱中*,表现为过度换气,呼吸加快,手足搐搦,通过应用少量镇静剂,适量补予钙剂,症状明显缓解。至此,患者病情趋于稳定,治疗基本结束。但因患者强烈要求继续留院观察至第31天,再次复查血常规、凝血系列指标、肝肾功能正常,复查CT示双肺多发异常密度影、左侧胸膜增厚。至此,患者临床治愈出院。电话随访6个月,患者无明显不适。
讨论
PQ是一种高效、广谱、价廉的快速灭生性有机杂环类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接触机会较多。PQ可经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等多种途径吸收,引起急性中*,其中经消化道(服或误服)吸收是中*事件的主要接触途径。PQ可对肺、肝、肾、内脏肌和消化道等多个组织器官造成损伤,中*患者最终多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或急性肺损伤引起的呼吸衰竭。
PQ中*患者病死率可达50%~70%,个别报道高达95%,其已成为导致人类急性中*死亡率最高的除草剂,是我国急性中*防治工作的重点与难点。PQ在人体内的*代动力学和中*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有研究显示,PQ经口摄入机体后在胃肠道中的吸收率为5%~15%,吸收后0.5~4.0h内血浆浓度即可达峰值,并随血液分布至全身各组织器官。尤以肺中含量为高,口服后约15h肺中PQ浓度达到最高峰,常为血浆浓度的10~90倍。因此,肺是PQ损伤的主要靶器官。Ⅰ、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则是PQ*性作用的主要靶细胞。
PQ经多胺摄取途径被肺泡上皮细胞和气管克拉拉(Clara)细胞主动转运进入肺内,在其血浆浓度快速下降后,肺内仍保持较高浓度,进行不断地氧化-还原循环,产生以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和羟自由基等为代表的活性氧,导致肺、肝、肾及其他组织器官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炎性介质及细胞信号也参与了调控,进而引起还原型辅酶Ⅱ、硫醇类物质、脂质、蛋白质和DNA分子,甚至基因水平的氧化损伤,从而导致低氧血症、呼吸困难、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一系列临床表现。故对PQ中*患者需尽早采取系统化、规范化和全方位的综合治疗,才能提高救治成功率。目前,急性PQ中*暂无特效解*剂和治疗方法,临床救治以阻止*物继续吸收、尽早清除体内*物、防止肺损伤和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本例患者服用超致死剂量PQ后救治成功,主要原因在于:
(1)洗胃及时
患者服*后1h医院采取洗胃措施,减少了PQ的吸收,为本次成功救治打下良好基础。
(2)及早进行血液净化
包括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多种血液净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PQ中*的治疗。其中,及早(2~4h)进行血液灌流对血浆PQ的清除效果尤为显著,清除能力是血液透析的5~7倍,清除率可达90%以上,且能有效改善和预防多器官功能障碍,降低病死率。本例中*患者在入院后及时给予血液灌流治疗,是本次成功救治的关键。
(3)积极的药物和对症支持治疗
现有资料表明,及时给予足量、足疗程的糖皮质激素,并辅以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药物治疗,是成功救治大剂量口服PQ患者的重要因素。本例患者的成功抢救经验进一步证明对于大剂量PQ中*患者在及时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清除血药浓度及保肝、护胃的基础上,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氧化剂等药物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另外,在治疗期间,针对患者出现口腔黏膜损伤加剧、红细胞减少、呼吸性碱中*等临床表现,采取了适宜的对症治疗措施,亦对救治成功起着积极作用。
(4)患者生命体征旺盛
对26例口服致死量PQ患者成功救治的文献分析显示,患者中位年龄偏低(28.11岁),生命体征比较旺盛是抢救成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本例患者(20岁)的成功救治,也可能与此有关。
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