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柏琳要温柔,南部斯拉夫人的理想国如是说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提起前南斯拉夫,我们中的大多数对它仍是十分陌生的,甚至很多人会念不全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的“波黑”的全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那么,独立记者柏琳为什么会对它感兴趣?为什么她会去到那片遥远的土地,寻找前南斯拉夫留下的情感痕迹?卢布尔雅那城市里的艺术装置卢布尔雅那是斯洛文尼亚首都。一九五五年,作为南斯拉夫联盟中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铁托授予卢布尔雅那“英雄城市”的称号。一九九一年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卢布尔雅那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首都,她卸下了“英雄”的重负。在这座城市里,“那种在巴尔干其他斯拉夫人的城市里经常可以看见的难以被驯服的表情”,“可能已经绝迹”。卢布尔雅那所代表的斯洛文尼亚国民的精神气质,迥异于塞族及其他前南共和国。从历史与文学的脉络中寻找这种精神流变的由来,记录它,保存它,或许是柏琳对这片前南的地域感兴趣的原因。今天,活字君与书友们分享柏琳的文章《卢布尔雅那:一个被爱的地方》。她从访问卢布尔雅那与经典文学文本的结合入手,写出了斯洛文尼亚人特殊的气质。

卢布尔雅那:一个被爱的地方—

柏琳文本文原载《读书》年6期新刊

柏琳

《新京报·书评周刊》原资深记者,曾采写多位国内外文化人物。现为独立记者,青年写作者。年入选单向街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水手计划,正在进行有关南部斯拉夫地域的非虚构写作。作品发表于《读书》《单读》《花城》等。图为柏琳在周末郎园图书市集上做新书签售的留影

01

我刚从喧嚣的巴黎乘坐夜车到达卢布尔雅那,在火车站大厅外注视眼前欧洲小镇样板画般的城市景观。春日细雨不停,早晨出奇得安静,除了汽车经过石板路溅起的水花重新坠落在石头上发出轻微的碎裂声,城市像一个甘心情愿的失语人,她的生活无需众声喧哗。

在斯洛文尼亚语里,卢布尔雅那(Ljubljana)的意思是“一个被爱的地方”,它的发音听上去和它的语义同样温柔,你需要稍稍嘟起嘴,让声带产生的振动气流轻轻穿过嘴唇围成的小圈,于是念这个城市的名字就像一个牧羊人在吹他心爱的长笛,千回百转。

斯洛文尼亚是镶嵌在中东欧花色地毯中间一块不显眼的墨绿,四圈是绚烂的大团色块——周身被意大利、奥地利和匈牙利团团围住,伸出一只脚踏入亚得里亚海,另外一只脚没有忘记钩住斯拉夫同伴克罗地亚。在古老的斯拉夫起源和欧洲生活经验的撕扯之间,斯洛文尼亚维持着动人的体面和宁静。首都卢布尔雅那,如同这个优雅小国的灵*微雕,它守在阿尔卑斯山脚,面朝下游的萨瓦河,眺望着碧蓝如眼泪的亚得里亚海,目送着古老的斯拉夫情人渐行渐远。

这个被爱的地方,面积九百零二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三十万,据说是欧洲人口密度最低的首都之一。这个地区已知最早的定居点,是在青铜时代建于水上的一片木屋。公元前十五年,罗马帝国在这里建立艾摩那殖民地(ColoniaIuliaAemona),四五二年,艾摩那被“上帝之鞭”阿提拉大帝率领的匈人所毁。六世纪后半叶,南下的斯拉夫民族的一支斯洛文尼亚人抵达此地。

整个中世纪没有多少关于斯洛文尼亚人的记载,他们曾被阿瓦尔人奴役,后归属于西斯拉夫人萨摩的公国,最后在公元七四八年臣服于法兰克人的统治。在法兰克的查理曼大帝统治下,斯洛文尼亚人皈依了与东方正教会势不两立的西方天主教会。随着日耳曼人的影响与日俱增,斯洛文尼亚地区变成了日耳曼殖民地。

卢布尔雅那河穿城而过,从西南流向东南,如同一条弧形腰带缠绕着半个城市。(柏琳摄影) 

十三世纪开始,哈布斯堡家族逐步发迹。在得到奥地利之后,这个历史上争议颇大的日耳曼家族开始了长达六个世纪的版图扩张。十四世纪,斯洛文尼亚被奥地利吞并,成为哈布斯堡王朝的世袭领地。从一三三五到一九一八年的近六百年内,除了一七九七至一八一四年间因法国大革命而奏响的“拿破仑插曲”之外,卢布尔雅那一直处于奥地利的统治之下。但法国短命的占领却为斯洛文尼亚人带去了民族觉醒的情感萌芽。声名狼藉的奥匈帝国在“一战”之后崩溃,卢布尔雅那成为“第一南斯拉夫王国”(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中的斯洛文尼亚的非正式首都。“二战”中的南斯拉夫王国曾有被纳粹蹂躏的屈辱历史,卢布尔雅那也曾有过至暗时刻——这座城市也有一个和法国维希*府一样与纳粹合作的伪*权。

后来的历史逐渐清晰,斯洛文尼亚游击队解放了卢布尔雅那。一九四五年,该市成为南斯拉夫联盟(第二南斯拉夫)中的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一九九一年,一场温和的“十日战争”后,斯洛文尼亚甩开了身后那个庞大却虚弱的南斯拉夫。她的自由在西方,她离开的心情是如释重负。

到这个地方来寻找前南斯拉夫留下的情感痕迹,我觉得很可能一无所获。一九五五年,作为南斯拉夫联盟中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府,铁托授予卢布尔雅那“英雄城市”的称号。一九九一年斯洛文尼亚宣布独立,卢布尔雅那成为一个主权国家的首都。她卸下了“英雄”的重负,她从来不想做英雄。

02


  

城市笼罩在朦胧的山雾之中,我赶个大早,步行去城堡山下蒂沃利公园的斯洛文尼亚现代史博物馆。博物馆藏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是一栋米白色的三层小楼。博物馆重点展示了二十世纪一百年里斯洛文尼亚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斗争和发展的历程,有许多斯洛文尼亚社会变迁的照片、实物和文献资料。我在一个贴满蓝色墙纸的小房间停留良久,房间里随意散落着成堆的社会主义风格塑像。它们主要是铜像,铁托的半身像最多,也有零星的南斯拉夫游击队群像,工农兵浮雕,还有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群像。它们中有许多没有完成,留下粗疏的颈部或半边脸的线条,是永远都不可能再去完成的作品了。

对于此类的社会主义遗迹物品展,斯洛文尼亚的博物馆将其命名为“记忆的垃圾场”。今天的卢布尔雅那,从日常生活中已经难觅社会主义的痕迹,斯洛文尼亚意在抹去社会主义历史的那些心思,也没有遮掩的必要了。这样的事情在冷战结束后的东欧,也已经是人们心照不宣的做法。

位于城堡山下蒂沃利公园的斯洛文尼亚现代史博物馆(柏琳摄影)

斯洛文尼亚独立后,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了全新的官方版本。社会主义时期被戏谑为“铁托的南斯拉夫”,并被认为已经过了时。当年那些为了纪念南斯拉夫建国的公众纪念碑、社会主义雕像纷纷从公众视线中消失。这些做法是为了强化对于历史的修正,用官方的说法,是一种“历史观的更新”。其实,铁托去世后的十年,在斯洛文尼亚,社会主义式的风俗习惯已经逐渐被抛弃,从前的道德标准开始撤退,人们开始更加认同西欧资本主义世界的价值观,原先主导的权力结构开始失灵,民主选举和公民意识在**的构建中成为最重要的议题。柏林墙倒塌后,斯洛文尼亚是“回归欧洲”进程中速度最快的东欧国家之一。

卢布尔雅那的广场上的青铜塑像,纪念诗人弗兰茨·普列舍伦

我朝着城中心的河流走去。卢布尔雅那河穿城而过,从西南流向东南,如同一条弧形腰带缠绕着半个城市。奔腾的河水流经此地,染上了斯洛文尼亚人的脾气,一副被驯服的模样。河道狭窄,用石头和水泥铺就,沿岸有弱柳零星点缀,六条街道在此汇合为卢布尔雅那最有浪漫气息的普列舍仁广场。这个漏斗形的广场曾是中世纪的城门所在地,如今它的中心伫立了斯洛文尼亚民族最伟大的诗人弗兰茨·普列舍伦(FrancePre.eren,-)的青铜塑像,诗人手握一本诗集,静立沉思。他的诗大多抒发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和光明的憧憬,有强烈的感染力。斯洛文尼亚人谈起他来,总不忘告诉别人,普列舍伦是国歌之父——斯洛文尼亚独立后,当局用他一八四四年一首长诗中的一节来谱写国歌。诗歌里写道: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所有的战争都消失/所有的人们成为自由的同胞。

斯洛文尼亚人热爱自由,这份热爱中缺少激烈的东西,似乎他们的爱天然就携带着宁静的基因,和邻国克罗地亚不一样,和另一个邻国塞尔维亚也不一样——后两者虽然认为彼此迥异,骨子里却含着同样的斯拉夫式激情。可斯洛文尼亚人很少会有破釜沉舟的反抗,他们只是像平静的古希腊人那样,听凭直觉追寻自由的风向。

03

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曾在一九九三年南斯拉夫内战时到过卢布尔雅那。即使是在那个硝烟最盛、处于战争高潮的年代,托宾在这个城市也完全没有感受到一丝一毫的混乱。他从头到尾都处于一种难以置信的恍惚状态,甚至觉得斯洛文尼亚没有战争。他把英国作家马克·汤普森那本论述南斯拉夫衰亡的著作《纸屋》(APaperHouseheEndingofYugoslavia)作为了解这个地区的旅行读物。马克·汤普森是一个在克罗地亚居住多年的英国人,南斯拉夫灾难来临时,他写下了这本书。而关于斯洛文尼亚,汤普森写道:“在斯洛文尼亚,农业部只有一条电话线路,国家电视台的足球评论员在周一到周五是家庭医生。遍览国家美术馆的作品只需半小时。”
  

在这样一个袖珍国家的首都,托宾觉得很舒适。抵达卢布尔雅那之前,他在邻国克罗地亚的萨格勒布住了几天,那儿的气氛让他压抑。一旦离开了克罗地亚,他立刻感到“远离了东欧的诡异”,而当他来到卢布尔雅那,却下意识里认为自己重回了欧洲。托宾曾怀疑斯洛文尼亚是“博尔赫斯虚构的国度”,它很可能随时会消失。当他漫步在卢布尔雅那颇负盛名的“三重桥”上时,他确信这里不会是博尔赫斯的虚构。在柏林墙倒塌后出现的许多新国家之中,斯洛文尼亚显得与众不同,它没有激烈的转移和过渡,没有产生从一种意识形态一夜之间变成另一种意识形态时不可避免的震荡感,没有人头攒动的广场集会,没有激情澎湃的电视演说,生活今天和昨天一样,明天也会和今天一样。人们珍惜并满足于平凡的市民生活,珍惜平静。

由于缺乏某种明显的历史分野,生活就像那条在静止中缓缓流动的卢布尔雅那河。一九九一年六月二十五日的晚上,斯洛文尼亚宣告独立。许多人从家里走出门,来到三重桥边的广场和河廊,一起吃晚饭庆祝。独立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如果你向那些经历过南斯拉夫分裂的斯洛文尼亚知识分子问起有关独立的事,也许大部分人都会给你一个比想象中更温和的回答。他们会说:不,我们不是那个分裂南斯拉夫的人,不是导火索,也不是罪魁祸首。独立不是一种明确的计划,而是各方面情势同时发展的结果。事情就是这样成了。

铁托死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南斯拉夫内部加快了酝酿“自然爆炸”的进程,当塞尔维亚的米洛舍维奇开始掌权时,斯洛文尼亚确信自己嗅到了不祥的味道——本来,与其他共和国相比,斯洛文尼亚可谓一直最西化、生活水平最高、失业率最低。话虽如此,一九八〇年以后它的经济增长率受到其他共和国的拖累而大幅下降,南斯拉夫的主体塞尔维亚在一系列想要力挽狂澜的经济改革中,以牺牲其他共和国的利益为代价,让大部分的钱都流向了贝尔格莱德。仅占南斯拉夫人口8%的斯洛文尼亚人负担了联邦预算的四分之一,这对他们来说,真的有点太多了。 

东欧剧变波及南斯拉夫,铁幕缓缓降下的时刻,自由的因子蠢蠢欲动。在一九九〇年的春天,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宣布改成多*制的自由选举,南斯拉夫共产*在这两个共和国的选举中惨败。但即使从这一时刻开始,温和的斯洛文尼亚人也没有想用武力来“脱身”。他们厌恶流血,厌恶“积极”的东西,宁可一步步“消极”地脱离南斯拉夫。他们不是激烈的民族,富庶的人民没有把生活过成暴风骤雨的野心。

年6月25日的晚上,斯洛文尼亚宣告独立时,许多人从家里走出门,来到三重桥边的广场和河廊,一起吃晚饭庆祝。(柏琳摄影)

即使在历史上和神圣罗马帝国关系密切,做过意大利的附庸,还被奥匈帝国统治了几百年,斯洛文尼亚人的反抗却常常意兴阑珊。在十六世纪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中,很早就皈依了天主教的斯洛文尼亚的确也留有反抗的痕迹。新教学说在大部分贵族和城市居民中颇受拥护,到处都设立了新教学校。斯洛文尼亚宗教改革最鲜明的特点不在神义,而在语言——使用斯洛文尼亚语是改革最重要的成果。这些教养良好的天主教徒其实早就不是什么非理性主义者,对于他们来说,
  

维斯娜不认为这种形式一定行得通,但起码要试一试。“可马其顿和黑山完全不去思考这种可能性,而是选择站在塞尔维亚一边。至于波黑,原本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环,现在可还有比他们更可怜的人吗?——他们也渴望摆脱贝尔格莱德的控制,他们本来应该站在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这边的。可是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归顺塞尔维亚,因为他们心里清楚:一旦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真的离开了南斯拉夫,那么自己只能和马其顿、黑山这样更虚弱的共和国相依为命,听候塞尔维亚摆布了。事实是,南斯拉夫内部看似势不两立的两边矛盾,导致了内战的发生,而波黑成了最大受害者。”

维斯娜说,历史的发展走向已经证明到底谁是输家。但我觉得这不是输赢的问题,撕裂的波黑是南斯拉夫大家庭中最令人心碎的成员,而无论是在地理位置还是在心理距离上,斯洛文尼亚都更像一个对大家庭依恋最少的亲戚。但进入二十世纪后,斯洛文尼亚越来越想为民族事业做得更多。一九〇八年在萨格勒布发生的那场奥匈当局旨在污蔑斯拉夫人的臭名昭著的“阿格拉姆审判”(阿格拉姆即萨格勒布的奥地利名称),让斯洛文尼亚人义愤填膺;同年里奥匈帝国吞并波黑的举动,更是在卢布尔雅那引起了骚乱。随后,塞尔维亚又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巴尔干战争中漂亮地赢下了全局,这一切都让斯洛文尼亚对于靠拢一个“南部斯拉夫人的理想国”的渴望变得真实而迫切。

“从前的爱是真的,后来的失望也是真的。”维斯娜乐于用一种女性化的方式去解释*治,这和许多男性知识分子很不一样,她喜欢用情感模式来帮助别人理解现实:

斯洛文尼亚并不是南斯拉夫大家庭的土生子,说“远方亲戚”也不合适。斯洛文尼亚是南斯拉夫自由的情人,我们有迥异的民族性格、生活习惯,我们有独立的语言。请注意,语言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前南时代,我们的兄弟国家几乎没人听得懂斯洛文尼亚语,在*队里,发号施令的语言只能是塞尔维亚语,不能用斯洛文尼亚语,这对于我们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我知道,现在的克罗地亚、波黑、黑山等国都在拼命“创造”自己的语言,但他们的语言和塞尔维亚语难以区分,因为那几乎就是同一种语言!可斯洛文尼亚与众不同。我们不容易激动,我们是稳定的,可以被信任。我们是温柔的,会为了情人庇护我们的那份勇敢而甘心委身,可一旦发现这个情人自以为有权予取予求,他就不是英雄了,我们会毫不犹豫地离开。斯洛文尼亚人的字典里,生活应该是一幅云淡风轻的水彩画,绝不是一首以流血和荣耀、掠夺和吞并、歌颂英雄为主旋律的战争进行曲。当然,我们很感激情人的放手,这让我们的爱情故事有了一个好聚好散的结局。

卢布尔雅那夜色已深,城市了无倦意。透过明亮的玻璃窗,我看见许多打扮时髦的年轻人正成群结队沿着河岸走向灯火通明的酒吧长街。长街就在甜品店附近,我记得中间隔着一家黯淡的二手书店,人们总是先路过这家书店,再遁入迷醉的酒吧,喝啤酒,抽烟,跟随空气中的慢摇音乐,轻轻地摇晃身体,轻轻地哼唱。

相关书籍

柏琳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年4月与奥兹先生喝咖啡,进入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二手时间”,让“扮演”作家的彼得·汉德克卸下伪装,寻找托卡尔丘克“小我”里的精神神话。一场场锐利的对话,在柏琳的手上开刃,涵盖五大洲,二十二场对话,在地域与人物的交织下,柏琳用语言形成一个主题的闭环:从欧洲精神、宗教信仰在新时代的嬗变,到新一代旅行文学、全球化的争议、巴以冲突,等等。它们各自成因又彼此相关。为认识当下世界的“所以然”提供了一次“窥探”的契机。《双重时间:与西方文学的对话》END活字文化成就有生命力的思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