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癌症患者镇痛治疗需注意的不良反应 [复制链接]

1#

癌症患者使用药物治疗癌痛,副作用是他们顾虑的很重要的方面。对药物副作用的缺乏了解让他们对副作用过分担心,往往提前中止镇痛药物的使用。

其实,癌痛患者镇痛使用镇痛药物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大部分是自限性的,除便秘持续时间较长外,一般副作用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到两周就会消失,副作用的程度大部分也是可以耐受的,极少情况下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这时可以告知医生,进行药物调整。

了解常见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并熟知应对方式,可以很大程度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一般情况下,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便秘、恶心呕吐和嗜睡或过度镇静,其他还包括精神症状、口干、尿储留、瘙痒、肌肉痉挛、烦躁不安、耐药性、依赖性等。这里需要注意,每个患者对阿片类药物的反应个体差异性较大,副作用是否出现以及出现的种类因人而异。

出现副作用怎么办,如何应对缓解痛苦,下面对较常出现的副作用的应对方式进行一下介绍。

恶心呕吐

阿片类药物引起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为30%,—般发生于用药初期1周内,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症状大多在4至7天内缓解。对此副作用,使用一般止吐药物常可有效控制。常用的药物包括:促胃肠动力药(如胃复安)、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

①预防:初用阿片类药物的第1周内,最好同时给予胃复安等止吐药预防,如果恶心症状消失则可停用止吐药。同时,要尽量避免发生便秘等情况,以免加重恶心呕吐的程度。

②治疗:轻度恶心可选用胃复安、氯丙嗪或氟哌啶醇。若发生持续性重度恶心呕吐,可先了解患者是否同时合并便秘。若合并有便秘,需要首先解除便秘症状,因为便秘可能加重恶心呕吐反应。恶心呕吐持续时间较长时,如1周以上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减少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也可以改用其他用药途径和镇痛药物。

便秘

便秘是阿片类止痛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便秘发生率约80%至%,大多数患者需使用缓泻剂。某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出现的恶心呕吐往往还可能与便秘有关,通畅大便则可能缓解这些患者的恶心呕吐症状。因此,预防和治疗便秘不良反应始终是癌症患者不容忽视的问题。建议患者在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之初,就应该同时使用预防便秘的缓泻剂,同时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运动,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一旦出现便秘情况可调整缓泻剂使用剂量,若以上方式不可缓解,患者便秘持续时间在3天以上,则应该积极采取的通便措施。

①多饮水,多摄入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运动;

②缓泻剂:适量用番泻叶、麻仁丸等缓泻剂。

③乳果糖30~60ml

④必要时灌肠;

⑤必要时调整镇痛药物种类和使用方式,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合用其他镇痛药物。

嗜睡及过度镇静

少数患者在最初几天内可能出现,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建议患者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剂量不宜过髙,在医师的指导下,以25%至50%幅度逐渐增加,调整至合适剂量。如果已经出现嗜睡和过度镇静,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调整用药频次,或换用其他镇痛药物,或改变用药途径。必要时可给予兴奋剂如咖啡因。

有些患者会由于长时期忍受疼痛而出现睡眠障碍,在最初使用阿片类药物镇痛时出现的过度镇静可能与疼痛控制后嗜睡有关。如果患者出现显著的过度镇静症状,可减低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待症状减轻后再逐渐调整剂量至满意状态。

尿潴留

临床上,该情况发生率低于5%,如同时使用镇静剂,应观察排尿情况和膀胱充盈情况。

(1)预防: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给患者良好的排尿时间和空间。

(2)治疗:可以采取听流水声法、热水冲会阴法或膀胱区按摩法,诱导自行排尿。诱导排尿无效,可考虑导尿。对于持续尿潴留难以缓解的,可考虑换用止痛药。

瘙痒

皮肤瘙痒的发生率低于1%。

(1)预防:皮肤护理,避免加重药物性瘙痒的不良刺激。注意皮肤卫生,避免搔抓、摩擦、强刺激性外用药、强碱性肥皂等不良刺激,贴身内衣宜选择质地松软的棉制品。

(2)治疗:轻度瘙痒可给予适当皮肤护理即可,不需要全身用药。瘙痒症状严重者,可以适当选择局部用药和全身用药。局部用药主要选择无刺激性止痒药。皮肤干燥可选用凡士林、羊毛脂或尿素脂等润肤剂。

眩晕

眩晕的发生率约6%。眩晕主要发生于阿片类药物治疗的初期。晚期癌症、老年人、体质虚弱、合并贫血等患者,用阿片类药时容易发生眩晕。

(1)预防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剂量不宜过高,应避免初始用药剂量过高。

(2)方法轻度眩晕可能在使用阿片类药数日后自行缓解。中重度眩晕则需要酌情减低阿片类药物的用药剂量。严重者可以酌情考虑选择抗组胺类药物、抗胆碱能类药物或催眠镇静类药物,以减轻眩晕症状。如苯海拉明25mg口服,或美克洛嗪25mg口服。

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性反应

阿片类药物引起精神错乱较为罕见,主要出现于老年人及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临床应注意鉴别其他原因所致的精神错乱,如其他精神药物所致的高钙血症。

治疗:合用辅助性药物以减低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可给予氟哌啶醇0.5~2mg,口服,q4~6h。

使用哌替啶的患者易出现中枢神经*性反应。去甲哌替啶是哌替啶的*性代谢产物,其半衰期3~18h,长期用药容易蓄积。哌替啶的中枢神经*性反应与用药剂量及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的血浆浓度相关哌替啶口服生物利用度差,重度疼痛者口服用药需要加大剂量,此时中枢神经系统*性反应将会明显增加。因此哌替啶被列为癌症疼痛不推荐使用的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过量和中*

疼痛本身是阿片的天然拮抗剂,也是阿片抑制呼吸等不良反应的天然拮抗剂。然而当用药剂量不当,外加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可能出现呼吸抑制。阿片类药物在使用时需遵医嘱调整用药剂量,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症状变化。

治疗:如发现呼吸抑制(呼吸次数减少,8次/min),嗜睡或昏迷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师,给氧;静脉注射纳络酮;其他支持治疗如保温、强心、预防感染等。

(1)呼吸抑制临床表现阿片药物所致的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次数减少(8次/分)和/或潮气量减少、潮式呼吸、紫绀、针尖样瞳孔、嗜睡状至昏迷、骨骼肌松弛、皮肤湿冷,有时可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深昏迷、循环衰竭、心脏停搏、死亡。

(2)呼吸抑制的解救治疗建立通畅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呼吸复苏;使用阿片拮抗剂:纳洛酮0.4mg加入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缓慢推注,必要时每2分钟增加0.1mg。

药物滥用及成瘾问题

阿片类药物广泛用于疼痛治疗的同时,人们担心阿片类滥用可能随之增加。事实上,随着开展疼痛治疗及合理用药的宣传教育工作,在阿片类药物医疗消耗量增加的同时,并未增加药物滥用的危险。疼痛治疗工作的开展使阿片类镇痛药物的医疗用药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阿片类的滥用人数却呈下降趋势。由此可见,阿片类镇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

.1.9

#协和专家癌痛大讲堂#

随大咖学镇痛,一招制敌,和癌痛说拜拜~

讲座时间:年1月9日

报名方法:请将本文分享到朋友圈,并将分享截图,发送给小助手,即可领取镇痛宝典《肿瘤患者最佳止痛药物和方法》!

扫码入群听课

有疑问请添加爱瑞小助手()进行咨询。

徐仲煌,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在国内首先开展了神经刺激器定位和超声定位外周神经阻滞及疼痛治疗技术,在疼痛治疗、内分泌肿瘤及复杂、危重、疑难病例麻醉及抢救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经验。

目前社会兼职:

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疼痛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北京医学会疼痛学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北京肿瘤学会麻醉与镇痛专业委员会常委

微循环学会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

软组织疼痛学会副主委

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库成员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医疗服务治理研究中心专家委员

《中华麻醉学杂志》编委、《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实用疼痛学杂志》编委、《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编委、《临床药物治疗杂志》编委、《中华医学百科全书》麻醉学卷编委、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评审专家等职。

爱瑞奇迹平台汇聚美国匹兹堡大学、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专家团队资源,采用多学科会诊理念,为肿瘤患者与家属提供防治一体的肿瘤咨询专业服务。在这里有中美肿瘤专家多学科会诊、诊疗建议咨询、报告解读、临床试验等专业服务,也有前沿肿瘤资讯、患者抗癌故事、社群交流、专家科普讲座等肿瘤资讯服务。

点一下你会更好看耶

arioner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