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风 http://www.bflvye.com/当今药物治疗仍是治疗失眠最主要的手段,其中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BZRAs)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包括了苯二氮?类(BZDs)和非苯二氮?类(non-BZDs)。
在日常接诊过程中发现,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的发达,不少患者经常自行获取相关的用药信息,相当一部分患者开始注意镇静安眠药的成瘾问题,可以说镇静安眠药的成瘾问题已愈发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镇静安眠药的成瘾机制
镇静安眠药是如何导致机体成瘾的?中脑腹侧被盖区和伏隔核均为中脑边缘区的一部分,这些区域引起多巴胺释放的药物通常具有成瘾潜力。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导致滥用的机制与其他具有成瘾性的药物相似,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也可通过调节中间神经元的γ-氨基丁酸受体A,激活中脑腹侧被盖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产生成瘾性。
不过,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的成瘾性又有所差异,这主要是药物与受体结合方式的差异导致的。苯二氮?类药物以改变γ-氨基丁酸受体A构象的方式结合(以锯齿状边缘结合),因此更易产生耐受、依赖性、撤药反应。佐匹克隆等非苯二氮?类药物以平滑的边缘与γ-氨基丁酸受体A相结合,因此极少产生耐受、依赖性或撤药反应。
同时,苯二氮?类药物非选择性激动γ-氨基丁酸受体A上不同的亚基,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的药理作用,长期使用会产生成瘾现象;非苯二氮?类药物对γ-氨基丁酸受体A上的α1亚基选择性激动,其副作用、成瘾及反跳发生率较苯二氮?类药物轻。由此可见,失眠治疗中的药物成瘾风险主要来自苯二氮?类药物,临床医生在处方时应考虑多方面因素。
苯二氮?类药物的成瘾表现
苯二氮?类药物成瘾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精神依赖是指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依赖的典型行为特征包括频繁就医(如试图从不同的医生获取处方)、从不同药房获取药及重叠处方等,躯体依赖是反复使用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导致的身体的一种适应状态,表现为耐受性增加和戒断状态。
哪些人群更容易成瘾?
具备以下特征的患者更容易长期使用苯二氮?类药物:
高龄(65岁);
由精神科医师开具处方;
规律用药;
使用高剂量;
联用其他精神药物。
研究证实:苯二氮?类药物的大量使用,长期使用,以及同时使用抗抑郁药物可以快速导致患者出现苯二氮?依赖。
临床医生如何合理应对成瘾?
苯二氮?类药物成瘾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综合治疗及预防并发症的治疗原则,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剂量递减法、替代治疗、辅助治疗和心理治疗;
剂量递减法:停药速率通常取决于患者的耐受能力,建议采用先快后慢的减药原则,从初始苯二氮?类药物剂量每周减少日治疗剂量的50%,到每2周减少日剂量的10%-25%,4-6周或4-8周内减停。
替代治疗:对于使用半衰期短的苯二氮?类药物在使用另外一种药物替代一些短效药物时,最好是选用地西泮。若在同时使用多种苯二氮?类药物,应调整为一种,优选地西泮辅助治疗,对于共病精神障碍(抑郁症、焦虑症或精神分裂症)的失眠患者,建议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来解决潜在的精神疾病和苯二氮?类药物使用障碍。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的要点包括直接改变或解决心理社会压力因素,提供应对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培训,以及苯二氮?类药物使用的风险情况(复发预防)管理,治疗成分包括社交能力,放松技巧、克服焦虑的训练等。
预防更为更要,这7条可以参考
1.失眠患者首先应坚持病因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尽量不使用苯二氮?类药物;
2.苯二氮?类药物治疗应坚持短期、足量使用,避免持续使用超过4-6周或者更长时间,也应避免快速加量;
3.对于失眠患者而言,相比连续治疗,间断用药可能更好;
4.详细评估及再评估适应症,遵医嘱用药,避免多次处方,及时停止治疗(通常在4-6周之内),对于预防苯二氮?类药物依赖至关重要;
5.催眠药物长期使用后避免大幅减药或突然停药,防止患者因失眠症状反跳再次服药,产生依赖;
6.催眠药物使用时应考虑年龄和性别差异,老人、体弱者和女性应酌情减量,老年失眠患者的药物治疗推荐选择non-BZDs(如佐匹克隆);
7.合并酒精和药物依赖、慢性躯体疾病、慢性睡眠障碍、精神病史、人格障碍及心境恶劣者均为苯二氮?类药物依赖的高危人群,应警惕苯二氮?类药物滥用的潜在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51(5):-3.
[2]陆林等,中国失眠障碍综合防治指南[M].人民卫生出版社,.
[3]C.delascuevas.etal.Benzodiazepines:more“behavioural”addictionthandependence[J].Psychopharmacology():-.
[4]StephenM.Stahl.Stahl精神药理学精要[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