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哭不停?
孩子不睡觉让人又急又气,如果哭个不停就更让人感到抓狂了。对于哭闹不止的孩子,家长们特别担心,哭闹的孩子对医生来说也是一大考验
小宝宝不会说话,哭闹常常成为他们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各种生理的不适,比如饿了、渴了、大小便都会哭;心理的不适,比如害怕、烦躁、生气也会哭。其实哭本身并不是坏事,哭闹可以使两肺扩张,增加肺活量,同时还可以促使全身肌肉活动,有助于肌肉的锻炼,当然,也有助于情绪的宣泄,但是虽然好处多多,家长们还是希望孩子哭得越烧越好,可以理解。
那么,面对哭闹的孩子,家长应该如何招架?立刻抱起来安慰?还是放任他哭?
对于哭闹的孩子,首先还是要判断宝宝哭闹的原因。如果有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哭闹,应该消除引起哭闹的因素,如果认真寻找后没有发现引起孩子哭闹的因素,可以让孩子哭闹一会儿,无需过度担心。
家长从哪些方面判断孩子哭闹的原因?
吃
对于新出生的宝宝,妈妈常常经验不足,不知道自己的奶量,也不知道每次宝宝吃了多少母乳,经常在喂奶后1-2小时即出现哭闹。如果把手指放在宝宝嘴边,宝宝又表现出强烈的觅食动作,但是宝宝吃奶的次数不少而体重长得并不达标。那么这种哭闹往往是由于母乳不充足,宝宝饥饿造成的。
对于4-6月的宝宝,奶量基本稳定,有的甚至开始添加辅食(一般建议6月后添加辅食,具体详见往期文章),如果在添加新事物的当天或第二天,宝宝出现明显哭闹,往往是由于宝宝对新食物不耐受,家长再仔细检查可能发现宝宝肚子比较胀,有的出现腹泻或便秘,有点可能出现皮疹。这些可能是对新食物过敏或不耐受,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暂停对这种新食物的尝试。
喝
母乳喂养的孩子一般不需喝水(母乳中含有水分),但有时候天气炎热,室内环境干燥,宝宝穿衣过多,或者活动量增多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宝宝体内水分消耗增加,从而出现口唇干燥,尿少而*,大便粘稠甚至便秘,宝宝哭闹的可能是因为渴了。基于这种情况,可以酌情让宝宝喝点水,有利于宝宝的健康。
Tips:
物极必反,如果每次哭闹都让宝宝喝奶,可能会造成喂养过度,表现为大便里有较多奶瓣,呈消化不良状态,或大便次数和量的增多。宝宝的体重增长超过正常水平。
排泄
宝宝大小便后常常表现哭闹,所以宝宝一哭闹,首先可以检查宝宝有没有大小便,如果大便较稀,要注意每次便后抹点护臀霜(墙裂推荐:医院自制护臀霜:呋辛油),以防红臀。换尿布时要注意宝宝的衣裤有没有湿,如有及时更换。
还有宝宝会在小便前或小便后哭闹,家长需要加以重视,因为婴儿的泌尿系统感染常常比较隐匿,易被忽略,排尿前后哭闹时其症状之一。
睡眠
宝宝困倦时易哭闹,尤其是宝宝想睡觉而外界环境比较嘈杂时,此时应在相对安静的地方抱着宝宝,尽快哄睡。
室内温度及穿着
室内温度过高,宝宝穿着过多也会引起哭闹。温度高穿得多,宝宝容易出汗,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宝宝也有可能出痱子。当宝宝哭闹时要注意观察皮肤是否干燥光滑,如果皮肤发潮,可能是穿的太多了。
给宝宝佩戴饰品要注意饰品是否缠绕挤压皮肤,故不建议给宝宝佩戴饰品。
疾病因素
肠绞痛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一种哭闹需要家长了解,那就是肠绞痛。肠绞痛多发生在生后2-3周内,3-4周发生明显减少,病情常常是突然发生,表现为严重哭闹,短择20-30分钟,长可持续2-3小时,基本上都可以自行缓解。哭闹一般发生在傍晚。
肠套叠
肠套叠高发年龄段在5个月到1岁半之间,其中5个月至8、9个月的宝宝最常见。肠套叠的主要症状:腹痛(以严重哭闹为表现)、呕吐、果酱样大便。
肠套叠患儿由于套叠情况不能自行缓解,所以呈持续性,或呈阵发性加剧的哭闹。宝宝常常哭得撕心裂肺,与普通哭闹大相径庭。在医院,一旦怀疑肠套叠,B超可以迅速确诊,治疗上以温盐水或空气灌肠复原。
感染性疾病
比如感冒、气管炎、肠炎等疾病,宝宝患病不舒服也会哭闹,但一般不仅仅哭闹,还会合并发热、咳嗽、流涕或呕吐腹泻等症状。
小婴儿肠绞痛主要表现就是哭!!!
Case:
钢钢才2个月,第一次来看病就是因为“哭”,没完没了,怎么哄也不行:喂奶不吃,喝水不喝,换尿布时发现既没尿也没屎,房间不热,宝宝无汗,各种姿势哄抱,招数用尽,仍哭不停,搞不定,家长只能来就医。
也许是开车晃的,医院就不哭了,还有点小迷糊。检查了皮肤、头颈、口腔、咽喉都没异常,听了心肺也无殊,肚子不胀,没有压痛,宝宝醒来,精神反应也正常。
结合除了哭闹其他查体均阴性,基本判断钢钢属于“肠绞痛”。
什么是肠绞痛?
婴儿肠绞痛是以严重的、持续的哭闹尖叫为表现,但没有明确病因的一种状态。多发生在出生后2-3周,3-4周后发生的概率明显减少,但个别也会在生后12个月内发生。病情常常突然发生,哭闹严重,有时甚至持续2-3小时,但基本上都可以自行缓解。哭闹一般在傍晚发生比较多。
这种持续的哭闹常常使家长十分崩溃,由于原因不明,哭闹严重,宝宝才1-2月,家长大都慌忙就医,医院,宝宝又恢复正常。即使确诊无其他疾病,持续1小时以上的哭闹也会令家长倍感压力,诱发焦虑情绪。
肠绞痛到底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很难给出明确答案。因为时至今日,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宝宝持续哭闹,仍然不十分明了。有的学说认为婴儿肠道痉挛、肠内胀气造成;也有认为是患儿胃肠功能尚不健全导致;还有人认为与肠道内常驻菌群不足或胃食管反流有关;亦可能与妈妈情绪焦虑抑郁、吸烟、过早中断母乳、辅食添加不当、过于频繁就医、过多实验室检查等都有相关性。
既然病因尚不明了,我们就不强求。对家长来说,最有价值的还是怎么样最大程度使宝宝的症状得到缓解。
肠绞痛哭闹的缓解方法
过往,针对肠绞痛患儿曾使用镇静剂、镇痛剂或解痉药,但由于副作用大,现基本不用。目前最常给予的治疗原则:非药物、非介入的方法,比较获得认可的是感情上的安抚及镇静。比如使用橡皮奶嘴,听舒缓的音乐,适度使用婴儿摇椅。具体方法如下:
襁褓法:将孩子抱在宽松的、不太热的襁褓中,襁褓不要太紧,要让髋膝等关节可以弯曲运动。
侧卧:仰卧睡觉是一种非常安全的睡眠姿势,但不利于安慰紧张不安、哭闹不止的宝宝。可让宝宝改成侧卧睡觉。
嘘声法:在宝宝的耳边发出嘘声,或使用一些“噪音”,如打开收音机、频道间电波干扰的声音,吸尘器或吹风机的声音等,哭闹不休的宝宝也许可以安静下来。
使用摇椅:使用摇椅不要幅度太大,要注意保护宝宝的头和颈。
吸吮法:可以吸妈妈的奶头或安慰奶嘴。
上述五种方法结合使用,一般可以缓解婴儿肠绞痛所导致的持续哭闹。
需要重视的宝宝哭闹
还有些宝宝怎么哄都不行,哭得停不下。如果发现宝宝哭闹不止并伴有下列症状之一应尽快就诊,需要由医生判断是否有疾病状况:
哭闹伴有呕吐:这可能是喂养不当、喂养不当,也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哭闹伴便秘或腹泻,或便中有血或黏液:这可能是胃肠炎或肠套叠。
进食时或进食后哭闹:这可能是对食物过敏。
伴有发热:可能有其他疾病比如呼吸道感染等。
高调尖叫:往往意味着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炎、脑膜炎)或颅内出血。
呻吟或哭声微弱:伴有严重疾病,尽快就诊。
嗜睡、眼神无光:伴有严重疾病,尽快就诊。
近期体重增长不达标:孩子体重增长情况不好,可能伴有一些特殊的疾病,体重不增是孩子的大问题。
结语:
宝宝哭闹,考验家长,考验医生,尤其是新生儿、小婴儿,没有表达能力,而一些特殊的疾病也没有典型的表现,仅仅表现为哭闹。所以当宝宝出现哭闹时,家长可以先按照文章开头的脉络逐一查找哭闹的原因,如果哭闹同时合并了需要重视的症状,那么请家长们及时带宝宝就诊。如果上述情况都没有,仅仅考虑肠绞痛,可试着用文章中提到的五种方法结合使用。
宝宝哭闹并不可怕,排除了疾病的问题,有时候就心大一点,让宝宝哭哭也无妨。今天就说到这儿,希望宝宝们都健康快乐成长!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