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安眠药会上瘾怎样使用能避免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治疗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mbbdf_zx/emwsafw/

失眠症是一种睡眠障碍,表现为频繁而持续地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即睡不着、睡不长、反复醒。很多患者即使深受失眠的困扰,也仍然不愿意服用安眠药,理由很简单,担心会“上瘾”,即担心产生药物依赖性。

一、安眠药会“上瘾”吗?

大家理解的“上瘾〞其实是指药物依赖性。药物依赖性包括生理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生理依赖性是由于反复用药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一旦中断用药,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身体方面的损害,即戒断症,使人感到非常痛苦和难以忍受,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

精神依赖性是药物可使人产生一种愉快满足的感觉,并旦在精神上驱使人们有一种要周期性地或连续地用药的强烈欲望,以便获得满足感,避免不舒适。

1.安眠药的成瘾性,与选用的药物有关最常用的安眠药有苯二氮?类和非苯二氮?类。

从成瘾性比较:苯二氮?类>佐匹克隆>唑吡坦>扎来普隆。但每种药物适应症、作用时间不同,应遵医嘱用药。

2.安眠药是否会上瘾,与连续用药的时间也有关

服用安眠药后可能会上瘾,但并不是只要服用了安眠药就马上上瘾。一般情況下,长期连续使用苯二氮?类药物超过6个月会造成药物依赖性,所以连续使用苯二氮?类安眠药不宜超过3个月;服用镇静催眠药期间大幅减药或突然停药,容易产生依赖性;用药剂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使用药效作用越短的药物,越容易产生依赖性。

二、怎样避免安眠药“上瘾”?

1.治疗过程中应当遵循服用最低有效剂量.间断服药(每周2~4次)、短期用药(常规用药不超过3~4周)的原则。

2.选择恰当的停药时机,缓慢减药,逐渐停药。

当感觉能够自我控制睡眠时,可以考虑逐渐减量、停药。如失眠症与其他疾病(如抑郁症)或生活事件相关时,当病因去除后,也可以考虑减量、停药。催眠药物长期使用后不应大幅减药或突然停药,以防止因反跳现象而再次服药,产生依赖;要避免突然停止药物治疗,应逐步减量、停药以减少失眠反弹,有时减量过程需要数周至数个月。

3.要选择合适的安眠药

?入睡困难的患者:应选用起效较快的药物(如唑吡坦、扎来普隆)。

?反复睡醒的患者:应选用半衰期长的药物(如艾司唑仑、右佐匹克隆)。

?失眠合并抑郁症的患者:应选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多塞平、米氮平、阿米替林),可以缓解焦虑,改善睡眠。

?老年患者:苯二氮?类药物虽然短期内能改善睡眠状況,但可能会增加痴呆的风险,且会增加跌倒风险,不建议在老年人中作为首选的安眠药。

三、服用安眠药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服用安眠药前需要临床医生进行专业地、系统地临床评估。

2、合并用药要注意,一定要告知医生当前服用安眠药,避免两种药物之间相互干扰。

3、换药、停药要注意,当一种药物的治疗剂量无效、产生耐受性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方可考虑换药治疗。

4、特殊人群使用要酌情减量,考虑年龄和性别差异。

内容摘自《认识药物不良反应》人卫出版社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