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天气炎热,谨防中暑 [复制链接]

1#
甘露聚糖肽说明书 https://m-mip.39.net/fk/mipso_4329292.html

夏季到了,尤其是近段时间,天气炎热,医院急诊科又陆续接诊了不少中暑的患者,甚至有患者被收治进了ICU住院治疗。

有朋友可能要问,不就是一个简单的中暑吗,怎么到我这说的这么吓人?我想说的是,中暑可不简单,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聊一下万一中暑了需要注意什么。

简单来说,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类,而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重症中暑义可分为热痉挛、热热竭和热(射病(包括劳力性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三种类型。这几种类型,可以在同一患者身上先后发生,或同时发生,常常难以区分。其中以热射病病情最为严重。

先兆中暑,一般仅表现为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伴或不伴体温升高,如发生先兆中暑,立即转移至阴凉的地方,及时通风降温补充冷盐水,短时间就可以恢复,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轻度中暑,体温升高至38℃以上,可能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或脱水(如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症状。若出现轻症中暑,处理方式和先兆中暑类似,一般数小时即可恢复,但个别人可能需送医治疗。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

热痉挛多发生于青壮年,多有大量出汗及口渴,饮水多而盐分补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销浓度急实验室检查常发现血钠、氯降低,尿肌酸升高。

热衰竭常常发生于老年人及一时未能适应高温的人。主要症状为头晕、头痛、心慌、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晕厥或神志模糊。此时的体温正常或稍微偏高实验室检查常发现低钠、低氯。

热射病多见于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的人群,如室外作业的工人,人体在高温环境中从事体力劳动的时间较长,身体产热过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四肢抽搐发展: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实验室检查常常显示高钾、高钙、血液浓缩,白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肌醉、尿素氮GPT、LDH、CPK增高,代谢性酸中毒,尿蛋白,ECG显示心律失常和心肌损伤。

如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后,出现大汗、口渴、头晕、头痛、高热等情况,应考虑发生了中暑。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一般经脱落高温环境,给予降温补水等处理后能很快恢复,但是出现重度中暑后续立即送医治疗。

那么重度中暑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首先要物理降温,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脱去患者衣服,头部戴冰帽:颈两侧、腋下腹股沟大动脉附近放冰袋;

药物降温,氯丙有调节体温中枢扩张血管、松驰肌肉和降低氧耗的作用。25~50mg加人ml液体中静脉滴注,并同时监测血压。非体类消炎药物不宜使用,因有抗血小板作用且对过高体温也无功效。

对症治疗,提供必需的热量和营养物质以促进患者恢复,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严重者可能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平衡;补液速度也不宜过快,以免促发心衰发生;心力衰竭予以快速效应的洋地黄制剂;保护肝肾功能及心肌的治疗;昏迷患者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和压疮,须加强护理;应用升压药纠正休克;甘露醇脱水防治脑水肿。激素对治疗肺水肿。脑水肿等有一定郎疗效,但剂量过大易继发感染,并对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给疗措施。

此外,还需要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血糖、凝血功能等。

那么如何预防中暑呢?首先就是要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一旦出现不适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足够的水分,天气炎热穿衣尽量宽松,出门涂防晒霜,积极补充电解质(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和矿物质,运动饮料可以帮助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和矿物质。糖尿患者或者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盐分控制,遵医嘱饮用运动饮料。)高危人群的监测,如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肥胖人群、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工作的工人、高血压及心脏病患者、服用某些药物的人(如抑郁症、失眠或血液循环不良患者),对于这些人群,在高温天气中,应给予更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