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床子》
(资料来源——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蛇床仁、蛇床实、蛇米、蛇珠、蛇粟、气果、野茴香、额头花子、野胡萝卜子。
药科——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四川等地。
药类——补阳。
药性——温。
药味——苦、辛。
入经——肾。
功效——温肾,壮阳,祛风,燥湿,杀虫。
主治——湿痹腰痛,宫冷,寒湿带下,阳痿,外阴湿疹,妇人阴痒。
现治——滴虫性阴道炎,过敏性皮炎,急性渗出性皮肤病。
参治——阴寒症,头疮,耳疮,耳内湿疮,小儿唇口边肥疮,牙痛,妇人子脏挺出,产后阴下脱,男子阴肿胀痛,脱肛,滴虫,小儿癣,手足癣,瘑疮,漆树过敏,小儿恶疮。
药理——祛痰,平喘,镇静,催眠,杀精,延缓衰老,抗真菌,降血压,抗诱变,抗心律失常,抗变态反应,局部麻醉,抑制心脏,防治骨质疏松。
用法——水煎,丸剂,散剂,外用(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用量——水煎(常量3~9克),外用(适量)。
禁忌——恶牡丹、巴豆,贝母。阴虚火旺者忌服,阳强者忌服,精不固者禁内服。
自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