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退热贴到底欺骗了多少人到了现在你还在 [复制链接]

1#
皮肤白癜风 http://www.xxzywj.com/m/

天气寒冷的冬季

感冒发烧的孩子很多

孩子发烧最糟心的就莫过于父母了

孩子一生病

做父母的总是格外的揪心

害怕孩子烧坏了

医院

还有一件事,是大部分的家长

在孩子发烧时可能会做的事

那就是用“退热贴”给孩子降温

有的医院

想着直接用退热贴降温

“退热贴”似乎成了退烧的“标配”

只要孩子发烧

医院

孩子精神状态如何、热度多少

先给孩子额头来上一贴

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张图片

它在代购圈里可谓是一年四季的“宠儿”

在各个电商平台

月销量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由此可见,这个“退热贴”还是被很多人信任的

可是,就在前几天的时候

央视新闻的一条微博

就将这个“退热贴”送上了热搜

“一个退热贴是解决不了孩子的问题的”

家里常备用的“退热贴”,一时间竟然成了“最鸡肋”的东西

退热贴卖得很火,这是不可否认的,可尴尬的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似乎都没有承认过“退热贴”的退热作用

我国发布的儿童发热指南——在《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里,关于孩子的发热处理部分,完全看不到退热贴的身影

再到国外,尼尔森儿科学明确说明物理降温并没有效果

美国儿科学会也是认为绝大部分情况下药物降温更方便,当孩子对退烧药不耐受或过敏才可以优先考虑温水擦浴

那么,退热贴到底能不能起到退热降温的作用呢?

其实,市场上销售的退热贴,大部分均属于凝胶膏剂,是物理降温的一种方式

这是我们从网上某宝店铺找到的,有关于退热贴的原理:

退热贴主要是由pc隔离纸、无纺布和挥发性液体凝胶构成,其中凝胶层为其主体部分

这个液体凝胶就像“马蜂窝”一样,有很多孔,这些孔里面藏着大量的挥发性成分

当把退热贴贴在皮肤上时,挥发性成分不断挥发,带走了皮肤表面的热量,导致局部降温

其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理降温”,跟凉毛巾或冰袋敷头达到的效果差不多

所以说,它只能降低皮肤表面的温度,对降低体内的温度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还有的退热贴里添加了冰片、薄荷、桉叶油之类的物质,这些东西会让局部感觉凉意,也不是真正的降温

一片小小的退热贴怎么就能起到全身降温的作用呢?这个不过是局部物理降温,给各位宝爸宝妈们的一点心理安慰罢了

不过退热最主要的原则是让孩子舒服,要是宝宝喜欢贴,倒也没什么,但是,退热贴给额头局部带来的这种凉意,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耐受

有些孩子贴了“退热贴”可能会出现过敏(表现为发红、出疹等)的现象

所以,不仅不退热,有的反而还会让孩子产生过敏等不适感,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皮肤损伤,甚至落疤

其实,就像退热贴这样,不仅没用,还容易给孩子带来伤害的退烧方法还有很多

很多我们认为是正确的退烧方法其实并不能让孩子退烧,孩子也很有可能因为我们的无知而遭受更大的罪

以下这些方法,请不要给孩子使用哦:

一、

捂汗退烧

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咱们成人发烧的时候,用捂汗这招很管用,所以也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孩子用这招也管用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孩子的体温解决能力是远远比不上成人的,在捂热的过程中可能不仅无法出汗排热

反而还可能因为不能散热,而导致热量在体内堆积,体温上升到比之前更高,出现超高热

并且还有一部分孩子会因为温度过高导致脱水,在1岁以内的孩子更有“捂热热综合征”的危险:

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和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还可能致死

因为孩子发烧,家长选择捂汗退烧而导致孩子发生危险的悲剧新闻屡见不鲜!

所以说,各位宝爸宝妈们,一定要记住,孩子发烧时,不要随便给孩子捂汗退烧哦!

二、

酒精退烧

酒精擦拭也是很多人喜欢用的退烧方法,对于大人来说尚不能保证这种做法的安全性,更不要说小孩子了

小孩子的皮肤尤其娇嫩,角质层薄,黏膜血管丰富,渗透性很强,酒精很容易就会透过皮肤就直接被吸收,从而导致孩子酒精中毒

曾经在广东虎门就有一对父母用工业酒精给孩子擦拭退烧,结果孩子当即不省人事,医院了,但是最后还是不治身亡。

早在年的《中国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中就明确指出,不推荐给孩子使用酒精擦拭的方法退烧!

三、

中药灌肠

去年的时候,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村卫生室的医生,给半岁大的孩子采用了中药灌肠的方式退烧

结果孩子不仅没退烧,反而病得越来越重

父母医院检查,这才发现,孩子全身多处脏器受损,还出现了急性肾衰竭现象

现在,孩子不仅每天要做10多个小时的透析,通过机器来维持生命,今后可能还要面临换肾

所谓的灌肠退烧,就是把药物通过肛门注入直肠,以此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医院里,可能很难看见中药灌肠的踪影了,但是,在许多城镇、乡村,还是仍有使用

孩子的肠道非常脆弱,如果操作不规范,轻则损伤黏膜,重则还会导致肠道穿孔

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医院就医,如果说去小诊所的话,要给孩子用这种方式治疗,医院再检查一下

凡事以孩子的安全为主,孩子的安全最重要!

四、

打退烧针

打退烧针是我们想满足“迅速”的最常用方法,“孩子发烧总不退?打一针就好了!”

常用的退烧针就是柴胡注射液和注射用赖氨匹林

但是,在去年,这两者被药监局打入了“冷宫”

注射柴胡之后会引起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晕厥等副作用,甚至致死的案例也有发生

而注射赖氨匹林,会有惊厥、呕吐、昏迷等副作用,严重时可直接导致死亡

当然,具体的需不需要打退烧针,要根据医嘱和宝宝的自身情况进行哦

除此之外,以下这几种降温方式也是不推荐使用的哦

一、

温水浴退烧

相信不少的父母都听说过给孩子洗温水澡或者用温水擦浴的方式,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宝爸宝妈们也觉得这种方式安全又可靠

但实际上,温水擦浴对给孩子温水退烧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退热效果差,维持时间也短

温水浴,是通过水分发挥的方式,快速带走更多的热量,从而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而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汇总:温水擦浴的效果一般是降低1-2度的体温,效果维持30-45分钟

也就是说,过一段时间,温度还会升上来

其实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往往是非常容易疲倦的,在孩子体温很高的时候进行温水浴,本身就会增加孩子的体力消耗,可能会让孩子感觉到更加的不舒服

一般来说,只有在孩子使用退烧药不耐受或者其他退烧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用温水浴的方式

但是,如果孩子不愿意,建议不要强迫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洗澡

二、

民间偏方

前面的提到的不管是不推荐的,还是不能用的,从画风上来看还算正常

但是,现在提到的一些偏方,就有点画风突变了

什么鸡蛋清敷额头、姜片/蒜片贴脚底、葱白煮水、热水泡脚,甚至于还有银手镯煮水、珍珠泡水喝等魔性的方法

俗话说,关心则乱,虽然我们家长很想让孩子赶紧好起来,都是以为了孩子好为出发点的

但是我们做家长的要明白,孩子不是“小白鼠”,不要随便找到什么方法就用,找到正确的方法治疗很重要哦!

上面说了那么多,这个方法不能用,那个方法不推荐的,那孩子发烧时究竟要怎么办呢?

首先,确定孩子是不是发烧:

直肠温度(肛温)≥38℃

口温≥37.3℃

耳温≥38℃

腋下≥37.2℃

以液温为例:

正常:36℃-37℃

低温:37.2℃-38℃

中热:38.1℃-39℃

高热:39.1℃-40℃

超高热:超过41℃

等到确定孩子是不是发烧后,再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降温哦:

1、物理降温

如果宝宝的体温没有超过38.5℃,精神状态也不差(会自己玩耍,跟大人有互动等),可以先观察,适当的物理降温

比如:少量多次的喂孩子白开水,通过自然出汗、排尿带走身体的热量

多睡觉休息,让宝宝在家里安安静静的休息,多睡觉有利于身体内的白细胞等对付细菌病毒,加速机体自我修复

保证适宜的室内温度,适当减少孩子的衣物,帮助孩子的身体散热

如果孩子不排斥,可以给孩子洗个澡,建议水温控制在38℃左右

2、口服退烧药

如果物理退热效果不大,宝宝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比较差,就需要服用退烧药了

38.5℃只是一个参考标准,具体情况还是需要根据宝宝的精神状态来决定

如果孩子的体温还没有到38.5℃,但精神状态很不好,也可以考虑用药,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以参考退烧药的参考值是38℃

对孩子来讲,安全的口服退烧药,世界卫生组织上仅推荐了两种: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和布洛芬(美林)

对乙酰氨基酚:2-3个月以上的宝宝可用,副作用较小

布洛芬:6个月以上宝宝可用

这两种药物都有滴剂和混悬液两种剂型,药物浓度是完全不一样的,用法用量也是不同

出于安全考虑,具体用法用量,各位宝爸宝妈们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且遵照医生的嘱咐

如果药物长时间没有避光保存,建议换一瓶新的哦

3、退热栓

从安全性上来讲,口服剂比栓剂更好用、安全,但是,当宝宝由于哭闹、恶心、呕吐等原因不能进行口服药物时,可以考虑使用栓剂

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口服剂和肛门栓剂同时使用,为了安全起见,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哦

方法是有了,那么孩子生病后医院呢?

1、3个月以下的新生儿,体温超过38℃时,医院明确发热原因2、3-6个月的婴儿发热,如果说宝宝精神状态可以,可以先在家动态监测体温

如果体温超过38.9℃,则应该带宝宝去就医,以排除感染可能3、6-24个月的宝宝发热,精神状态不错,可以先选择在家护理,并检测体温

如果说体温超过38.9℃,并持续了24小时以上,则需要就医

4、2岁以上的孩子发热持续了72小时以上,也请带宝宝就医5、孩子精神状态差或者易激怒,或者易反复呕吐,严重头痛或腹痛,或出现不褪色的皮疹或脱水症状等,医院进一步进行检查

提示

首先,以上方法并没有绝对性,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进行判断其次,不管是哪种药物,出于安全考虑,各位宝爸宝妈们都是需要遵循医嘱或医药说明进行使用哦

孩子生病总是父母最担心的

有时候甚至宁愿疾病发生在自己身上

也不想看到孩子受到伤害

作为父母的我们可能无法为孩子承担痛苦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正确的育儿知识

减少疾疾病给孩子带来的折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