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静剂类药中毒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造自主特色的初中历史课堂51318 [复制链接]

1#
中医白癜风医院

打造“自主、特色”的初中历史课堂


【摘 要】本文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先导、突出历史学科特色,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我展示、强化讲练结合等方面思考与探索如何打造“自主、特色的初中历史课堂”,力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科特色的发扬,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中国论文


【关键词】兴趣;学科特色;通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94-02


周国平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中说到:“任何体制都不能把人的相对自由完全扼杀掉,一个好的老师要善于拓展和运用这个自由,带着镣铐把舞跳的最好。在当今体制下,一个好老师的责任和本事就在于,一方面帮助学生用最少的时间、最有效的方法对付应试,另一方面最大限度的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1]联系到日常教学,笔者深深感受到他们的一致性。老师要承担起引导学生实现课堂效益的更大化的责任。


历史有效教学问题是实现课堂效益更大化的重要保障。所谓“有效”,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要看学生的参与、活动、感受、收获,只有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历史教学才能迸发生命的灵光。


一、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知识的入门”。[2]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也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生一旦对学习历史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历史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比如在讲《古老帝国的悲剧》时我首先放了一段关于君士坦丁堡陷落的视频,场面很宏大,结局很悲壮。学生直观感受后提出问题:强大的拜占庭为什么会灭亡?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探讨问题的兴趣。


二、让自主学习真正有实效


(一)自学课本要形成规范的要求,实现自学效果更大化


学生自学时要养成一种规范,否则自学的效果很难保证,也必然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注意力必须要集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即要认真看,认真做标注,努力理解、记忆找出疑问尝试解决。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生自学时的指导与监督,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自学书本掌握基础知识,找到疑难点对学习的推动力。


(二)合作探究要有实效


1.培养高效课堂下的学生。学生会存在不愿说、不敢说、不会说的现象,拖延课堂时间、教师重复学生的答案、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效课堂不仅要提高教师的意识与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如何成为高效的学生,如何展示一名高效课堂下学生的风采。(1)教会学生做一个高效课堂下的学生,要培训他们讨论、合作、展示的能力。(2)发挥组长的作用,组内分工更细化。组内的讨论、展示可以由组长组织,让组内每个学生轮流展示。(3)教师要适当运用激励语言,在班级尽量让学生站起来、声音大起来,一些练习的易错点易混点上让他们自己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2.精选合作探究题。有效合作、有效探究的前提是要有探究的内容。探究内容的选择要注意:(1)学生普遍感觉不能独立解决的。(2)教学的重难点或是与重难点有密切关系的。(3)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与感悟。(4)尽量给学生相关的补充材料,培养学生读材料、分析材料形成认知的能力。(5)实际的需要与学科特点可以是有一定知识跨度的探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对历史的系统性认识。


3.注重学生探讨、讲练结合。一讲到底的历史课不一定是好课,但只学不讲或少讲也不一定是好课。学习的金字塔效应对我启发很大(研究表明:24小时后保持率,听讲5%、阅读10%、试听结合20%、示范30%、小组讨论50%、时间联系75%、教别人或马上运用可以达到90%),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告诉我们,教学要让学生自己思考,不到学生求知时不去开导他,发问后不到学生有所领悟时不去启发他。初中生正处于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的转型期,他们不仅对问题感兴趣,而且已经不满足于接受某种现成的结论,他们具有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展开争论的能力,因此我在处理初中历史教材时,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索能够理解的就不讲,而对于那些教学重点、难点,往往通过教案让学生先自我学习。老师要预设学生会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选择题或材料题呈现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学生说不透或不当的地方再讲。


三、让学生当小老师,学以致用


学习金字塔的研究结果表明,教别人或马上运用记忆率可以达到90%,这与传统听讲的5%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真实的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帮、材料收集的展示、合作探究的展示、联系历史前后知识及现实等方式并有机结合其它教学方式力争让学生用较少的时间、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教师教学机智的合理运用,抓住契机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机智是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况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比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而又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处于一时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出的能力。尽管教学机智是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但教学机智往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特殊的教学情境最富灵感的“点睛之笔”。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课堂偶发事件的处理上。课堂偶发事件的发生,对教师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然而,应该认识到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偶发事件中,既有不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也有有利于正常教学的一面。尽管如此,只要掌握教学机智的运用策略,就能使偶发事件经过教师及时、巧妙、灵活的处理,对教学起到烘托、补充和增效的作用。


如我在上《日出之国与新月之乡》时,导言设计是这样的,有一个国家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在过去曾经长期是我们的学生,尤其在唐朝时期。但是到了近代却对我们发动了侵略,谁知道这是哪个国家?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日本”。其中有一小部分学生嘴里出来的是“小日本”、“日本*子”。此时我感受到了学生强烈的愤怒、仇视,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进行德育教育的契机。于是我说:“就是这个人口少、面积小、资源少的小国却战胜了我们这个泱泱大国,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命运,让我们尊严扫地、尝尽屈辱。因此这个小字我们可以说,但却不能从心里认为它小。”我进一步告诉学生,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让我们知道历史,更是让我们以史为鉴,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五、关注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比较、形成系统认识,增强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


上述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通感,把握历史的联系性。比如《日出之国和新月之国》,我会让学生联系中古史上关于日本和中国交往的史实:并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古史上唐的开放宽容、清的闭关保守一起让学生感悟得到启示教训。在9年级《向人性扼杀者宣战》与《探险者的梦想》即“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课堂上,我会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创造条件的重大事件,中国有没有为它们做出贡献。从而引出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的巨大作用。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也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分析问题、总结规律能力。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反思,相信有方向、有引领,我们就会有奋斗的热情、胜利的喜悦。


参考文献:


[1]周国平.我心目中的好老师[J].教师月刊,2011(07).


[2]苏霍姆林斯基.唐其慈译.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3]邱学华.邱学华与尝试教育人生[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